曜石艺术咖啡空间新展来啦——浮生若梦

  • 展览时间:2024/08/31 — 2024/09/30238
  • 展览空间:曜石艺术咖啡空间
查看更多详情

展览前言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王辉其人其画,我会想到“实在”。他画水墨写意,笔墨豪爽,点画磊落,具有强烈的固体质感和塑造的力度,甚至留白也如面团般结实。他长于描绘现实中的人物和城市景观,往往迎面直取对象,画面拉满,工料用足,实实在在的绘画能力!


然而,相对于我们熟悉的画风,王辉的这批新作却似乎并不那么“实在”,或者说没有那么“硬核”。他尝试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很大程度上把自己擅长的手段隐藏了起来,化繁为简,化刚为柔,不再一味地猛冲猛打。同样是描绘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以前是紧贴对象,作“淋漓尽致”的具体描绘,尽情刻画;现在则主动保持一定的游离,是“浮”于对象,多了主观的过滤。主客交融的感受取代客观对象本身,成为绘画表现的主要内容和动力。人物形象省约了具体性,并逐渐符号化,成为构成画面的元素。笔线不再是从属于形象的构件,也就可能更加单纯,流畅,自由。这时,线条进化成了笔墨。显然,这种转变不仅仅是形式风格上的切换,而是基于一种更加内向而本质的思考,是在看似虚浮,游离而不那么“实在”的表象下,寻求绘画的真实所在。


王辉来自山西,客沪多年,逐渐融入,文化的影响总是由表及里,润物无声。上海是一座有着深厚现代主义传统的城市。从决澜社的狂飙突进到抽象运动的蓬勃兴起,上海的画家历来敏感于视觉元素本身的美感,并赋予其精神的属性和相对独立的价值,海派绘画也以自觉的形式追求为其重要特点。时至今日,现代主义早已褪却了百年前的先锋色彩。而从更加宏观的角度看,现代主义绘画非但未与传统绘画分道扬镳,反而更趋融合。它将绘画本体从与对象的纠葛中解脱出来,触及了纯粹绘画的本质,而与中国画笔墨写意的观念殊途同归。现当代沪上中国画家,多有借径现代主义出入传统而有所独到者,是为独特的文化现象。王辉在上海的交游师承,固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现代主义渊源,他的创作也就必然深受其陶染。同时,在从描绘上海,到用上海的方式进行描绘的转变过程中,王辉的文化身份也正发生着悄然的变化。


所以,在我看来,王辉的“浮生若梦”可能不仅是表面的某类题材内容或情绪感受,这批创作更代表了画家从“画什么”到“怎么画”的阶段性探索过程,其背后取舍的彷徨与艰难,恐怕远不像画面上表现出来的那样轻松简单,但这也是必经的道路。于是我试从另一个角度加以主观解读:艺术与生活之间,正应采取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如此我们才可能找到自我,并由此获得一个类似上帝的视角,去整体观照,整体感受,整体把握,整体表达。“浮生”,亦即浮于生活之上,或正是对这种即离关系的别样写照。而这个梦,正是绘画!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