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细豪。”
2014年,还是工业设计专业在读的细豪面临一个问题,毕业作品需要选择一个方向,因为曾经上过学校里的陶瓷课程,觉得这种材料很有趣,便想试试看,把毕业作品交给了陶瓷。随之而然,去到了景德镇,跟当地的做陶师傅一起,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炼泥、调釉、拉胚、烧窑。
作为一个初学者,他说每次烧窑的夜晚,都睡不好,然后第二天一大早,会早早地到窑门口,等着师傅一起开窑。同时他也为陶瓷所迷恋,在他心目中,陶瓷是有记忆的,拉胚时泥胚滑过双手,捏胚时泥胚跟随指尖下陷,陶瓷便记录了你当下这个瞬间;陶瓷也是富于变化的,薄了透光,厚了深沉,不同的釉料,可以烧出不同色泽和质感。陶瓷所给人的期待,是它永远有不同的样子。
毕业之后,几经辗转,细豪还是选择回到景德镇,学陶、做陶,从收入微薄到有了自己的品牌。他说他喜欢现在这样,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按自己的性子去工作和生活,忙的时候也很累,想休息的时候也可以休息。一晃十年,所庆幸的是,我们没有被击倒。时间会带来什么,我们不妨告诉那个,曾经彻夜守在炉火前的少年。
上一篇: “存在的瞬间”汪东升作品展
下一篇: Bravo! Bravo!布拉沃摄影作品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