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王东
吕华是一位执着勤奋、有独立思考的优秀艺术家,他以独特的视角和艺术语言探索这个世界物质、时间与记忆的交织。他的油画作品不仅在视觉感知层面呈现出妍美与细腻的质感,更洞察了历史痕迹如何在时间与空间中被温暖留存或冷却的隐喻。“温度”不仅仅是物理的指涉,它象征着艺术创作过程中不可见的激情、直觉与记忆的传递。正如艺术史中的可见性(visibility)概念,吕华的作品在其复杂的笔触与多层次的色彩中,展示了时间如何在空间中流动并留下其印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叙事。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历史与个体体验的“迹象”,这些迹象的温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既可以逐渐冷却为历史的沉默,也可以被重新激活为当下的艺术对话。
在吕华的艺术生涯中,自2005年起,他开始感受到内在创作磅礴情感与外部表达完美形式之间的矛盾,这种张力促使他在古典主义绘画的坚实基础上进行痛苦而深刻的蜕变,于是,就有了他的《嫁妆》系列和《独自在家》系列全新的面貌。这是吕华绘画意识和艺术表达转折升华的最重要的节点。他开始简化和解构传统的古典元素,将这些元素与他对当代世界的认识结合起来,探索一种新的表现形式。这一过程不仅是对古典主义语汇的重新阅读和视觉语言的再造,更是对艺术本质的探寻与再定义。正是这种艰难的蜕变,使吕华能够突破古典形式的束缚,以崭新的艺术视角去感知和表达。这些解构与重构,也体现了他作为艺术家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证明了在当代艺术语境中进行自我更新的重要性。
吕华通过色彩、肌理与光影的交融,捕捉物质与情感之间微妙的互动,揭示绘画作为媒介的“层积性”和“透明性”。这种层积不仅在画布表面展开,也在观者与作品之间构建了复杂的情感和认知网络。他笔下的具象或抽象人体被赋予丰富的象征意义,超越了身体的物质性而成为时空的交汇点。时间的迹象在其表面生成并积淀为情感与历史的温度,成为他阐释人类历史经验的核心符号。我们尤其注意到他的部分作品引领观者进入介乎禅宗象征与现代艺术语言之间的微妙段落,画面中似壁龛佛像的符号,如同从历史的尘埃中浮现出来的古老意象,巧妙地嵌入混沌的背景之中。这种嵌入既是对传统宗教图像学的当代重构,又是对人类精神永恒命题的视觉回应。
吕华的画面空间深远而富有延展性。画面不再作为单纯的容器,而是成为了表达情感与记忆的叙事场域。观者仿佛被带入了一个超越现实的审美维度,被引领着体味画面的丰富内涵。在这里,时间仿佛凝固,情感却奔涌不歇。
在此独特的观看体验中,我们不禁思考:在现代性不断受到冲击的背景下,艺术如何作为一种温度的载体,使曾经的过往在当代语境中重新获得生命力。这些“迹象”不仅是物质的遗留,更是文化记忆的见证与情感的延续。吕华的作品正是这种历史意识与当代艺术实践的融合。他身处广泛的文化语境,以东方哲思为基础,将西方油画的技法与材料转化为一种具象与抽象之间的诗性表达,不仅延续了西方表现主义的形式探索,更融入了东方美学的精神内核。其作品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呈现,成为一场关于物质、时间与记忆的深层对话,邀请观者在物质与精神、瞬间与永恒的交汇处,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情感共鸣与历史沉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