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很多当今的中国人来说,1978 年经济改革的曙光仿佛就在昨天,然而,在摄影师刘香成,这位普利策奖获得者的摄影图片中,我们看到那个时代的中国距离今日已如此遥远。三十年间,现代化进程已经渗浸到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和瞬间。20 世纪70 年代末到80 年代初,刘香成创作他的第一部关于中国的影集。照片捕捉到的大江南北的一幕幕日常景象,对那一代中国人来说,是无比珍贵和熟悉的生活写照。1983 年,摄影集以《毛泽东之后的中国》为名出版,书中的摄影图片显得既熟悉又新鲜:对那些在中国国门之外的人,这些照片立即作为“中国”的具象蓝本化身,在被60 年代欧洲知识份子狂热理想化了的,全国上下进行如火如荼革命的“中国”里,尚有一个不曾被好好读解和探讨过的在艰难与胜利中前行的“中国”。
而今天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如此不同的“中国”。青年一代,俨然已长成为如他们的父辈在刘香成当年镜头记录下的那些同样年纪的青年,镜头中记录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正在变革中的年代和国度,他们看到这些照片的疏离陌生感好比1970 年代的美国青少年发现他们的父母在1950 年代拍摄的照片般惊叹异样,那时的美国正在走向现代和富足。
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大规模的变革是必经之路,而自1978 年到现在中国所经历的,是千载一见的巨大社会变革,领导人的更替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性时代。当今中国正处在风口浪尖,而刘香成的摄影揭示了中国人从毛泽东时代跨越到当代这段非同寻常的历程,走过了三十五载,开放和改革,在集体主义到个体生产的社会新旧制度交替中,那些杰出的、以自己的方式对当今中国社会和多元文化做出贡献的人物,大多收录在了刘香成的镜头里。这是一个以当下现实为基石建造起来的世界。这里正在建造的,是中国梦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