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 言
“八一”,盛大。
在这个隆重的节日,我的父亲和母亲携手的画展开展。
这是两位有着军旅生涯的老艺术家致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深情的军礼,也是对他们艺术生涯一场集合式的展示。
父亲和母亲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十四、五岁便从军,打着绑腿跟随部队渡黄河、穿中原、攀秦岭、过太行、越过鸭绿江…在南征北战中亲身经历和见证了战友们为建立一个新中国付出的流血牺牲。
硝烟刚刚散去,他们又步入西南人民艺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前身)美术专业深造。大学就读期间,中国唐宋边塞诗歌、延安时期著名版画家的经典画作,俄罗斯的列宾、苏里柯夫、列维坦等现实主义画家以及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艺术绘画,都给予他们深远的影响。在艺术学院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的他们,也从做战地宣传的文化战士,最终成为专业画家。
独特的军旅生涯和艺术生涯,使得父母的画作鲜明地呈现出一种特别的精神气质和艺术情怀。父亲创作的油画《英雄阵地上甘岭》、《挺进中原》、《激战前夜》,母亲创作的版画《进军途中》、国画《岁月》等作品,艺术风格厚重雄阔,既是对战争年代集合式的艺术再现,也为中国画廊奉献了散发着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色彩的军人群像。
从战火中走来的他们,格外珍视和平,把反映祖国建设、人民生活和美丽山河视为艺术家理应担当的使命。父亲创作的版画《春天》和国画《长江不再空自流》、《东湖初雪》,母亲创作的油画《怀念》和国画《林深春浓》、《故园》等作品,表达了两位经历过战火硝烟的画家,对和平的深度体验,对人民深切的敬意,对山河深情的挚爱。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1991年,父亲因病去世,回到了他出生和出发的故乡,以弥补一个游子当年为参军不辞而别的缺憾。父亲墓前的泡桐树而今已根深叶茂,合抱不住。但在我们心中,他从未离开,一身戎装站在他的画作中向我们深情凝望。
早在二十岁出头就以版画参加全国美展的母亲,直至今天九十高龄,从未搁下手中的画笔,创作能量及硕果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自美术学院毕业之后,母亲一直从事美术编辑工作,尤其在长江日报担任美术编辑的长达三十余年间,除了在报纸杂志发表大量反映社会生活建设的速写和组画,参加全国及省市的各类画展,同时广约书画名家,亲笔撰写文艺评论,不少当今著名画家在美院读书期间,就得到她的重点关注和热情推介。
我和妹妹春雨,从小看着父母的画作长大,见证了他们倾其一生对理想对艺术的坚守,这种坚守一直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精神脊梁。
今天,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的特别日子,画展让父亲和母亲以这种特别的方式在这里聚合。怎不让人激动难抑!
感谢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湖北省美术家协会、湖北书画院、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听涛管理处、中经正元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湖北省中华文化促进中心对展览的大力支持,感谢所有前来观展的朋友们。
号声嘹亮,让我们继续征程。
范春歌
2024年7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