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码•超空间——数字光影艺术展

  • 展览时间:2024/07/05 — 2024/08/04341
  • 展览空间:四川美院美术馆
查看更多详情

展览前言


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的科技迭代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量颠覆传统认知,预示着创新纪元的加速到来,未来已然在我们眼前。我一直在思考:在数字信息主导的时代,数字光影艺术如何展现视觉张力,巨屏时代数字图像的强势入侵,以及在元宇宙中虚拟现实的超验体验,这些都已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视觉文化。

 

同时,作为深耕视觉文化研究的从业者,我们致力于在“白盒子”空间内进行知识的生产与传播。面对数字化的现实,今天的美术馆不仅仅需要应对知识生产的挑战,还需在视觉空间的表达中展现其独特性。因此,美术馆的角色不仅仅是将线下内容简单地搬运到网络空间,更应该打破空间限制,以更主动的姿态参与数字化科技的未来,实现超空间、跨纬度的智识生产。本次展览的核心思路就是围绕这两个话题展开:

 

“超空间(hyper-space)”

实现这种“超空间”的智识生产需要找到有效便捷的路径。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如何快速掌握数字信息技术的底层逻辑,促进视觉艺术的创新与传播协同发展?这是艺术家们面临的新挑战。数字媒体艺术的兴起使得创作变得更加依赖科技,科技则推动了视觉创新,使得艺术创作从个人行为转变为大规模的集体合作。然而,在集体合作的创作与展示过程中,艺术家与工程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作,这也是如今许多城市和社区中出现光影泛滥、数字视觉过度曝光的原因之一。作为数字时代知识生产的重要场所,美术馆有能力成为艺术家与工程师之间有机连接的纽带。

 

“低代码(Low-Code)”

此项技术是当前数字化转型中备受瞩目的实现路径。这种技术依托于开发平台,允许用户无需深入编程就能创建复杂的业务应用程序。对于美术馆这样的艺术与科技融合平台而言,低代码技术不仅可以通过策展实践为高技术的数字光影研究团队提供转换视觉图像和艺术家资源的平台,还能通过学术整合支持艺术家们将思想和观念转化为作品。在视觉呈现与传播方面,美术馆的专业视野和拓展性使其能够走出传统的白盒子,进入更广阔的城市空间和多维度的虚拟空间。这种转变标志着美术馆在知识生产上迈向新的高度。

 

再次回到本次展览的出发点,我们即是希望深刻地探讨了数字技术与艺术之间的交汇点,特别是在区块链、Meta元宇宙和人工智能反复侵袭的背景下。同时,也在强调了美术馆作为数字化知识生产的重要角色,需要以更为创新的思路和策略化的方式来适应和引领这一变革。通过低代码技术,美术馆可以更有效地连接艺术家与技术团队,推动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和展示,同时在视觉呈现与传播中展现专业化和丰富的职业态度,也为继续拓展自己的视野而努力。

 

最后,感谢全力支持展览的每位专家学者、艺术家,感谢悉心付出互帮有爱的展览团队!



——策展人 刘媛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