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行龘龘 曾翔作品展

  • 展览时间:2024/07/15 — 2024/08/15353
  • 展览空间:源书院(源美术馆)
查看更多详情
龙行龘龘:曾翔作品展

策展人语

刘彭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苏轼


一次展览,是艺术家正在发生着的创作思索的延续。此次展出的作品是曾翔先生2024年客居海南时新的书写尝试。那些流变着的点画、造型、肌理和纹路可以说是一种活跃的生命机能的尽情发挥,足可让观者感受到一种充满着运动和力量的令人振奋的美。

多数作品的造型,很多看似与青铜上的铸造铭文、摩崖、碑志石刻、鸟虫书等有一定渊源关系,但依然摒弃清晰的字形结构,而代之以一种活泼泼的、洒脱的新风格,亦可见曾翔先生凭着多年耕耘“试验田”大胆支配着传统的气魄和再造传统的胆识与智慧。因为这种有别于传统书写样式的新书写形态的出现,乃是将传统之金文、摩崖、隶楷、草篆杂糅之后,着力突出长线条与点之变化,予以变形,再重新根据装饰、表现或者象征的需求组合起来,表现出沉实、厚重和流畅的艺术效果。此外,还有一个非常明确且重要的特征,即在作品中传达出来的一种流动性。这是对于笔墨技巧的直观把握,着力表现书法中那种流畅曲线的美,方圆的组合对照关系,并且大量运用起伏波动的线条来表现运动感,富于变化,极尽婉转飘逸之美。

可以说,曾翔先生书写探索的路径是在传统书写的造型样式之上,加之曲折回旋的笔墨积淀,错综复杂,难以捉摸。他的诸多实践与其说是汉字结构的变形,不如试图把观看视野扩展到造字之初、回到原始的岩画图腾、回到楚人的奇绝性格,如此所展示的线条形态就是卷曲善变的云朵、爬行伸屈的尺蠖。这些实践都是艺术创作和形式语言积累的多重路径,古人作书历来多有观自然顿悟笔法之说,如黄庭坚见荡桨始悟用笔等,均是从自然现象中感知,创作出属于自我独特的书写实践。“尺蠖之屈,以求信也”,这是一种在辽阔深邃的空间里所观察到的运动和力量,我们由此可知作为艺术家的曾翔的审美观照方式——他在多元地看待艺术发展史,不再拘泥于汉字或者书法之法,更加在意那些不碍于物、不滞于心的“游目骋怀”式的视觉观照,在意富于想象、充满生命激情的艺术家状态,正如他认同杜尚的那句“艺术家的状态比他的艺术更为重要”。这种特质,不是一般艺术家所具备的,或者说哪怕具备也很少有人常以“试错”的方式一遍又一遍地尝试自己的想象。

“无论是自然物,也无论是艺术作品,最重要的并不在于‘美’或‘丑’,而在于要有‘生意’,要表现宇宙的生命力。这种‘生意’,这种宇宙的生命力,就是‘一气运化’”。曾翔先生以一笔之力践行之。


2024年6月1日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