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 言
作为一项公益活动,举办“杨之光杯”的初衷是希望为青少年儿童构筑一个平台并通过艺术载体去稀释和缓解他们在应试教育中存在思维模式上的局限,让参与者在每一次指向性的命题里找寻不带标签的自我价值从而点燃创意的智慧。这次第六届“杨之光杯”双年展命题为“改变”,一如既往是一个笃志酌思的泛博主题,该命题意在诱发参与者浩茫的创想空间。“改变”是人类历史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论自然既是云风岳峻沧海桑田,论历史亦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对时空迭代的哲思。尽管从哲学的层面对“改变”有多种解读乃至南辕北辙,但生命从无到有、与自然的博弈其思想与行为早已把“改变”这个词组深深镌刻在推动人类历史进程永恒的主题上。然而,之所以选择“改变”作为展览命题,其本身设计了一个似非而是的向导,让作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思考,使“改变”这个命题喷发出巨大的能量。比方说,就人类近一个世纪的高速发展,在不断改善生活品质的同时也给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带来不同程度伤害这样一个问题,足以使参与者的创作动能尽情恣肆。
本届双年展作者的年龄跨度依然是从幼儿园到中学,围绕着“改变”这个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件优秀作品与组委会特邀的各组装置展品,分别在我策划的历史进程、生态自然、人类生活和科技未来这四个展区展出。在历史进程部分我们可以领略到青少年儿童在咫尺方寸的地方所呈现历史长河的鲜活场面,满满的体现了人类从洪荒走向文明的璨灿历程;在生态自然的展区,展示仿佛是这个星球上最后一块挤满企鹅的冰川在瞬速融化的大型装置,警示在文明发展的同时致使人类的栖息地命途多舛,令人堪忧;日常生活展线充分展示了玩具、服装、家具和出行时过境迁的蜕变;还有科学未来的空间给人神秘穿越的遐想,无论是太空奇异的植物百态还是未来世界的建构方案,无不围绕在“改变”这个主题上孩子们的作品华丽绽放。特别要提到的是,在这一届“杨之光杯”入选参展的作品中,组委会还邀别邀请了一批特殊学生孩童用作品表达他们不一样的世界与特殊的情感。此外来自不同艺术机构的各组特邀参展装置作品,更是让本次双年展的视觉盛宴蓬荜生辉。
“改变”需要勇气,“改变”需要方法、“改变”需要创想。历史告诉我们“改变”是唯一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行为,事实上任何冲突的结果总是以“改变”为终结。因此,在“改变”的命题上如何先“改变”自己,也是这一届“杨之光杯”的目的诉求。乔布斯曾经说过关于人生哲学的一句话:“一旦你意识到生活可以改变的,你就再也不会和以前一样”。毫无疑问,改变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正视并处理改变所带来的挑战。与此同时为自己未来身份的改变做好准备,正所谓“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愿小艺术家们无畏踌躇,在“改变”中砥砺前行。
何建成(策展人)
2024年7月于广州
上一篇: 宇宙的某个角落悬挂着我的心
下一篇: 盘桓:王亚强的迂行与厚度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