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纯粹绘画性和个人经验趣味的交织流域中,画面自然地生成于艺术家的个人经验与趣味之中,如同一汪幽深的湖水,倒影出生活中的荒诞与无奈。晃动的涟漪带着对形式、构图和肌理的执着打破水面的静止,细流中涌动着画本身的趣味。
从2014年《两个困惑的警察》;2015年《HOLY PAINTING》;2018年的《半影期》,到今天的《等待之人》,刘夏逐渐从纯粹的图像叙事转向对绘画本身更深层的探索。这种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如同细水长流,历经六年间的生活、摸索和钻研,最终渗透到每一件作品中;如同水滴石穿,对绘画的思考持续而坚定地影响着他的创作,最终在最新的创作里汇聚成两条交织的河流。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夏的创作中出现了非理性的色彩堆积。色彩在画面上相互交织、叠加,形成了多重而复杂的肌理效果。厚重的肌理和层叠的材料不仅增加了作品的视觉层次,更赋予了画作一种触感上的真实,观者仿佛可以通过视觉体验到画面上的一个个细节。
在充满细节的情感张力和视觉冲击中,运用罩染法产生的画面效果体现了刘夏对绘画的进一步探索和个人风格的独特把握。每一笔、每一层的色彩堆积,都是对绘画本质的探寻和对自我表达的深入。通过这种方式,刘夏的作品超越了传统叙事的限制,进入了一个更加自由和开放的空间中。在这里,观者不仅是被动的观察者,而可以通过对色彩和肌理的感知,主动参与到艺术家的创作世界中。这种互动和共鸣,使得刘夏的作品具有了更强的吸附力。
在两条不同方向的河流中,刘夏逐流于理性与感性、秩序与混乱间,试图在冲突中找到一个可以跟随的波,在纷繁的流域中寻到一处平衡共融。等待的人每一步都有两个方向,每一次创作都是新的流域。
上一篇: 古韵今辉——张艺欣摄影作品展
下一篇: 莫茹杰个展“在这混沌中你念头的频率”——青年艺术家陪跑计划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