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这三位作者年龄相近,都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他们的创作都以人物画为主。三人还有很多相似之处,记得商量这个展览的那天下午,好长时间他们都在聊各自的孩子,那些画二代们。相似的经历和相近的题材,几乎注定了艺术上的雷同,但艺术的世界自有包容,总为有心人留有生机。
东坡论传神,以为所绘人物“意思各有所在”,或在眉目,或在口鼻,或在须颊之间。人物各有特征,画者各具灵心慧眼,眉目、口鼻、须颊之外,也总有点别的意思待人寻求。在造化与心源的汇合处,绘者会发现自己的那条线,发现那点意思。
搁在当代人物画的视野来看,三人作品在风格上的差异并不小。李鹏以写意为主,延续浙派人物画传统,充分利用西方造型训练的方法,寻求笔墨与造型的契合。沈春妮与李鹏本科阶段是同班同学,却另有侧重,深入明人肖像勾染传统,斟酌损益,转而描绘当代面孔,描绘生活中习见的忧喜和诗意。叶萌芽非人物专业出身,初习服装设计,转行国画,反倒一意求古,即便偶以时尚人物为题材,也始终追求用笔的古雅意趣,让画面保持着与生活的距离。
当代人物画的创作当然不止这三种,但他们的作品却有着一定的典型性,或许我们可以将之对应于人物画在当代的三个面向,三种意思,三条边线。
边与边远则孤立,近则消弭,只有彼此连接、拉远、支撑、遥望,让“意思各有所在”,才可以形成块面,创造人物画更为广阔的空间与容量。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