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要的是街道大众需要
王犁
三个不着调的家伙纠结一起在“观象艺术空间”搞一个不着调的展览。这个观象艺术空间刚做完了一场“吴昌硕与他的朋友圈”展,有点与东京国立博物馆纪念吴昌硕诞辰180周年展“吴昌硕的世界”呼应的意思,泛起一阵不大不小的波澜。现在浩哥拉郎配说要给王谦、白云立、施立刚整个重要的展览。
在我看来,他们三个不是朋友圈,相互还不是太熟悉,各玩各的涉足艺术的不同领域,因为常在观象艺术空间扫描作品,被观象勾窜在一起。
谦哥,这几年着力于造像研究在内的文物保护与修复,忙里偷闲画点水彩。于是,他画的人物造型,不管自己还是朋友,都有点佛造像的感觉,什么背光、开脸、面相,再多坏水的凡人、俗人、恶人都画的慈眉善目,画与被画的人都被这个“转塘仁波切”忽悠。最近还打出“像与不像”的口号,企图和目的非常明显,參不參赛不重要,先把裁判权抢到手,就像现在流行说的那样,转塘要有转塘的标准,画得好坏转塘人说了算,当然包括也属于转塘人的仁波齐说了算。原来减负就这么容易,关键要有形而上一下让人搞不懂让人一脸懵的理论。
白云立,一直潜伏在杭州,时而在北京南京活动。因为有北漂的经历,很早就跟那些叫板潮流的前辈朱新建、阿海他们关系暧昧,估计也是先画靶再射箭或者先射箭再画靶的理论受益者。于是,谦和的外表下面暗藏着骨子里面的浪荡不羁,阳光大男孩呵呵呵笑声里爆发着黑洞般力量。他画了一张一张还有另一张,一看就是勤奋人,漆黑、暗黑、浑黑都是跟纸过不去,不知道哪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对艺术狠一点的人,对社会反而无害,这就是艺术的最大功用。看到白云立的作品才知道,黑也有黑的立场,黑也有黑的痛快,黑也有黑的深沉,黑也有黑的善意,他在图像和符号之间寻找自己突破的边际。
施立刚,据说在钱塘江南岸从浦沿一直到瓜沥一带名气都很大,也有人说他只是在萧山几条街道名气很大。村里喜欢惹事的人杨大伟还这样说,怎么看待施立刚,就知道这个人懂不懂书法。这个时候,你是相信村里人的,还是相信施立刚的,这是一个逼近心灵拷问的话题。我见到他后,才相信一个说法,书法写的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街道社区需要你,就像他们班有个家伙说重要的不是书法家。最近这个横行四邻乡里的施立刚说“我只是个写手”,貌似谦卑里其实透露着一股横行乡里的狂气。关于他的书法本身我还是让村里喜欢惹事的人去评价。但像“我只是个写手”这么酷的话,我还是可以夸上一句,可是,还没有开口,施某人鞋底一抹油说这是他十几年前说的,有点想借年少无知,自己说的话不算数的意思。快来看看十几年后的他,究竟是写手还是不是写手。后来想想,管他是不是写手,可以横行钱塘江东岸或者萧山几个街道,在国朝已经是可入《两只金狮子》(萧山口音《两浙金石志》)的浙东名士。
就这三个家伙,要在杭州联庄一带名气很大的观象艺术空间做个“貌离神合”的展览,取“貌离神合”的展名,千万不要想像的太高大上,其实就是几位艺术家长相实在不一样,但却都有一颗为街道社区大众服务的心,是为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