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思 —— 钟耕略绘画及彩色铅笔近作展

  • 展览时间:2024/06/08 — 2024/06/30346
  • 展览空间:1981SPACE展厅
查看更多详情

 

 

钟耕略先生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有着非凡艺术求索经历和丰厚创作成果的旅美著名艺术家和艺术评论家。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在广州美院上学时聆听过钟老师一次幻灯讲座,印象深刻,那时就牢牢记住了这位享誉海内外艺术家的名字和作品。三十年过去了,我仍然清晰记得钟老师在阶梯课室上讲述他在不同阶段的探索性作品。无论是《梯级与投影》、《梯级与扶手》,还是《疏影:市政厅之三》、《依曼纽教堂》等等作品,广美师生们都深深被一种极具现代构成意味和超现实的、全新的视觉风格所震撼。作品语言精练,形式独特,画面融汇现代设计元素和现代艺术观念于一体,也吸收了当时流行的超级写实主义语言,在精致绵密的描绘中强化出一种结构性的视觉力量。画面通过建筑物前的台阶梯级、扶手和阳光投影的几何块面的构造,表现了现代都市中高楼林立、但周末时却空寂无人的清冷景象。美国艺评家戴安•海莲曼就此感言:“钟耕略的作品乃是撷取大自然的概略图形,把它们同时地转化为一种画面的结构和一个风景的幻象。这种画面的结构常常占取了优势;而且,就像那流水般变幻的自然,忽然凝止在固定的画面之上一样,成为一幅肌理平坦又密集的抽象意念的绘画”。独特的视觉图式与抽象化的具象风格,无疑是钟老师写实绘画超越现实,融会东西方艺术精神,打开多元视界,推进当代性品格建立的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这对当代写实绘画的发展,是影响深远的。

钟耕略先生的艺术作品,无不体现出对东方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热爱。他巧妙地将东方文化的精髓融入每一幅画作之中,无论是构图、色调还是笔触营造,都呈现出某种既有西方传统造型的理想美追求,也同时流露着东方绘画的逸趣与诗情。朱乃正先生曾点评:“在钟耕略的作品中,宁静温馨的东方情韵和西方绘画形式融为一体,乃是他的经历感受和对中西绘画通悟的自然流溢。换句话说,在钟老师的画笔下,山水、花木、建筑都充满了生命力和情感,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东方神韵的艺术世界。在艺术的求索道路上,难能可贵的是钟耕略先生始终保持着活跃的求索精神。他不断探索新的艺术领域和表现形式,不断拓展自己的艺术边界。无论是早期的阶梯系列树影系列尼加拉瀑布系列,还是后来的花果系列室内系列绿色空间系列,都展现了他对艺术形式的独特理解和创新实践。他的艺术成就,不仅是对个人艺术才华的不断挖掘和构建,更呈现在对现代油画领域做出的持续推动。另外,需要特别补充的是钟耕略先生在绘画中运用了彩色铅笔这一独特工具。他通过彩色铅笔的细腻描绘,将手稿式的画面呈现得更为丰富和生动。彩色铅笔的柔和与细腻,线性的自由勾勒和浓郁轻重的色层渲染,都与他的作品主题相得益彰,形成了一种由表及里的独特艺术风格。这种风格的运用,不仅展示了钟耕略先生对绘画材料的熟练掌握,凸显他对多样艺术媒介表达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努力,更是实践他以中国艺术观照自然、传释感兴的特色所探索的中西艺术融合的新体验和新求索。

 《乡思:钟耕略绘画及彩色铅笔近作展》将展出钟耕略先生四、五年来的近作,展品中占了大部分比例的彩色铅笔作品,都是疫情期间他困居于海外时所作,深深地寄托了他的怀乡之情,这也是画展题目的缘之所起。油画部分则大多数为疫情后回到国内所创作。回顾画家近十多年来的创作主轴,都一直聚焦于描绘岭南绿色空间的题材,可见他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的热爱情怀。钟老师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柔和的色彩,将那份深深的乡思之情化为了绿色的画卷。无论是田园风光还是园林景致,都充满了绿色的生机和活力。这种绿色,蕴含着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回忆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画家所描绘的景物,不但是当前回归故土的所闻所见,更可追溯到其青少年成长时期在乡间的亲昵感受。也许,这些葱翠环境以及质朴天然的原生态常绿空间,正是他在创作中努力追寻的境界。

此次展览,不仅是对钟耕略先生艺术成就的展示,更是对我们理解和感受东方文化、活跃求索精神,以及对绿色乡思主题和彩色铅笔魅力的一次深刻体验。通过欣赏钟耕略先生的作品,我们可以领略到东方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艺术家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创新精神,同时也能够体会到那份深深的乡思之情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最后,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到钟耕略先生的艺术世界,感受到他作品中的深刻内涵和无尽魅力。同时,我们也期待这次展览能够激发更多人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推动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让我们共同沉浸在这个充满东方文化内涵和乡思深情的绿色空间展览,以及彩色铅笔的迷人艺术世界之中,感受艺术的魅力,领悟生活的真谛。


 / 陈朝生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