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洲,拥有独特的地理面貌与歷史发展,更藴育出了各式丰富多元的文化与艺术形式。在迈入新世纪的全球化时代,全球经济、艺术重心已逐渐从过去西方位移到亚洲,虽然西方美学依旧强势当道,但面对全球化的剧烈变动,亚洲的艺术社群该以何种自觉来应对?我们该如何面对彼此,面对世界?身為亚洲的一份子,如何连结、构筑亚洲艺术脉动,来面临新世界的挑战,亦是台湾当代艺术急欲思考的课题。
因此,本展以「亚洲巡弋」(Asia Cruise)作為十四位台湾艺术家和四位策展人的串连结合的基础,邀请亚洲策展人与台湾艺术家以双向参与的形式,呈现出台湾艺术家与亚洲策展人的多重想像,把关美馆作為展示台湾当代艺术的抽样场域,构成「亚洲巡弋」(Asia Cruise)展览裡面的四个观察主轴:鬼岛(张晴文/台ㄉ)、物证(王晓松/中)、隔绝今界(金善姬/韩)物体事件(金岛隆弘/日)。这四条观察路线,分别呈现了台湾当代艺术家们所关注的议题与各式创作方向。它可以是对社会现实的投射、个人微观世界的窗口;对物体艺术的理解与詮释,乃至於对国家现状命题的再思考。由十四位台湾艺术家共同携手合作,整个展览以四条当代艺术巡弋路径,除了藉由外部观点来关照台湾当代艺术的共相之外,更反思台湾位於亚洲的定位与如何面对自身的各式复合议题,藉此一同交织出属於台湾当代艺术的丰沛能量。
藉由「亚洲巡弋」这展览的开端,关美馆同时举行「2013亚洲当代艺术论坛」。透过台、日、韩、中跨越国界的艺评人、策展人相会,在论坛对话中讨论、激发出各类亚洲性议题,连结出关於亚洲当代艺术的多元创作面向。同时拋出艺术家、策展人们对所处环境的「潜在」提问。透过国际参与,我们希望,除了展览之外能务实地在亚洲交集出一个当代、即时、连结、循环、开放式的交流网路,也从而累积出亚洲当代艺术的创作能量与论述场域,并开啟亚洲地区相互分享与未来合作契机。让我们再次回望自身,望向亚洲,借由此展和论坛的开端,重新梳理属於亚洲的艺术特徵与美学意涵,為台湾或亚洲当代艺术提供一条彼此依存的参照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