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匈牙利萨雷与中国樊洲艺术对话展

  • 展览时间:2014/06/14 — 2014/06/28477
  • 展览空间:北京银河SOHO
查看更多详情

    《和而不同:匈牙利萨雷与中国樊洲艺术对话》以匈牙利功勋艺术家拉贾斯·萨雷和中国艺术家樊洲绘画同时、同地对照展出,旨在以两国不同的艺术特色展现世界文化的多元和人类文明的灿烂,及其国际文化交流孕育生发的累累硕果。

    拉贾什·萨雷(Szalay Lajos,1909~1995),匈牙利艺术家,其小学时代便才华横溢。1917年萨雷战争题材的绘画就在维也纳展览。曾在巴黎、纽约等国际艺术中心生活学习的他,与当时的艺术大师多有交往。巴勃罗·毕加索称之为自己以外“最伟大的世界绘画艺术家”。同时,阿根廷艺术史学家将萨雷在阿根廷教授美术的时间标志为“前萨雷时代”和“后萨雷时代”,可见萨雷对于阿根廷艺术界的影响。萨雷最初为油彩画,后改墨水素描且成为其艺术表现的唯一形式。萨雷作品除基督教题材外,希腊罗马神话的人物故事也是创作的重要内容,包括人生感情:爱、悲伤、欢乐、亲情、友情、死亡……萨雷的作品犹如一首首可以读出不同节奏与韵律的美丽的诗。

    樊洲(1953~),中国画家,韵律山水画开创者。早年曾得到长安画派大师石鲁、康师尧先生悉心指导,1992年开始远离城市隐居秦岭终南山,将心灵投入广袤的艺术创作中。樊洲对古琴、太极、古诗词以及道释思想的深入研究与实修奠定了他深厚的文化修养,提出“物我相忘,因缘生发”的创作理念。樊洲将中国传统文化“道”与“气”融入山水画创作中,把视觉的抽象性和传统文化的精神性有机结合在一起,以极具音乐感和书法意趣的线条作为独特的艺术语言,樊洲的山水画从自然的生态结构演化为表现当代人的精神情感,其画面一改瀑布流泉、烟霞雾霭、峭壁巨岩的视觉秩序,而成为“在”与“非在”、“空”与“非空”的哲学隐喻。

    “求同存异,融合发展”,无疑为当今世界文化的主旋律,世界各国的不同文化,在彼此的交流融合中和谐发展。《和而不同:匈牙利萨雷与中国樊洲艺术对话》展览的举办,恰值中匈建交65周年的历史节点,无疑是一场跨越时空的中外艺术对话,因而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相信不同文化的碰撞将给观众带来更为深刻的精神体验。

上一篇: 空寒 下一篇: 张新权个展2014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