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展览,题目是“书法”,但里面却是没有任何一件通常意义上的书法的,也可以说,不是书法,是选择展览作品的基本前提。
不是书法,不意味与书法无关,书法是一个由头,关联起对当下艺术创作的话语讨论。
古人见龟文鸟迹,结绳、八卦、契木、图画,依类象形,传神写照,生图像,生文字。从远古到今天,人类对书写源头的追溯,在各个不同的文明里,不约而同地跟图画并行在一起,也就是说,把象形状物的图形图画当作书写的来源,所谓书画同源,出处在此。
书写是最实用的事项,不论结绳契符时代的记事,甲骨中的巫祝卜筮,还是篆籀铭金勒石,刀笔隶八分正书……无不因应实用而沿革。那么在实用书写已成过往的今天,书法对我们还意味着什么?真正的书法还存在吗?它又在哪里?
将目光放在当下的创作环境里检索,尝试重新认识和重新发现书法,或许,那隐性不可见的蕴藏,定然远超外显的窠臼。从文字的诞生,指事与象形,由图画演为符号,形象的图画和抽象的图形。纯粹到抽象的点、划、线条和形体结构,抽象的点、线又无不依循形体结构所规约的轨迹而秩序和交织,笔触与涂鸦,线与笔迹,行动与造型,符号与图形,抽象与形象……
与书法有关的一切,一切在书法性之中。
文/戴卓群
上一篇: 孟东来个展“今日的风儿甚是喧嚣”
下一篇: 张恺童:幻象的幻像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