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酶:赵振岩个展

  • 展览时间:2024/04/27 — 2024/05/1129
  • 展览空间: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
查看更多详情

作为观念生成逻辑的图像“酶化”

文/吴鸿


我们经常用十年磨一剑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个人为了实现某个目标而自甘寂寞,多年刻苦磨练的过程。如果用这个词来比喻赵振岩近十年来的绘画实践过程中的艰辛和不易,也是非常贴切的。这十年中,赵振岩首先和自己已经有了一定的市场基础的“绘画性绘画”创作方向完成了一个彻底的切割,转而向“观念性绘画”开始了这段未知目的地的实验之旅。在这个过程中,他大致经历了从图像到景观,再回到图像,体现了否定之否定精神的三个阶段。

而在这十年中,中国当代艺术在经历了市场化、符号化和时尚化的冲击之后,其实验精神和批判态度已如强弩之末。实际上,在经过了早期的政治性漫画式的符号化绘画之后,图像性视觉资源的介入,似乎又给绘画注入了最后一口“仙气”。所以,早至二十年之前,图像式绘画成为了中国当代绘画的一种流行趋势。其实绘画与图像之间的关系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前现代主义绘画的阶段,绘画制造了图像。甚至是,当我们提到图像这个词的时候,指的就是作为绘画的图像。而在摄影术出现之后的现代主义绘画阶段中,作为影像性图像的概念出现之后,图像性则似乎成为了绘画避之不及的、与视觉进步论相对峙的保守因素。由此而出现了那些将笔触及物质化的颜料本身的特性发挥到极致的绘画性绘画的出现,而它实际上是对于图像性的反动。但是,当影像借助现代传媒和广告传播成为了一种社会性视觉景观之后,从媒介批判到媒体批判的转换之后的绘画,也就是从现代主义绘画转换为后现代主义的当代绘画,将作为构成景观社会一部分的流行图像,从阶级批判和商业批判的角度,重新纳入到了绘画的视野之中,并由此而形成了挪用、并置、转译等一些所谓的图像性绘画的语法逻辑。当这种国际流行图式在二十年前影响到国内的艺术界之后,早前还热衷于政治性批判的中国当代艺术突然似乎又集体转身到对于商业资本的批判之中,这似乎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