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次展览里,沈忠海以《道德经》为灵感,结合自身对书中思想的参悟,少部分直接以摄影,更多以脑海里的画面转化成文本再通过AI生成图像,然后采用一种或几种古典手工复合工艺进行制作呈现。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代表了春秋时期的一次中国哲学的思辨高峰,它被视作是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古汉语阶段没有照相机,人们展开触觉、嗅觉、听觉、视觉、感觉,从现实世界里归纳总结,提炼意义,铸就文字。千年以后,当这些文本再次成为沈忠海筑造图像的起点时,作品的观感也经过了脑海的洗涤,AI的暗箱,变得扑朔迷离起来。千年间,人类经历了不同的图像生产方式,鲍德里亚所谓的“内爆”在这个时代进入了新阶段。暗箱冰层下无数不可见的投喂是人工智能学习的历史,基于大数据算法生成的图像成为新的意义表征,或许是不甘成为又一轮转译过程中的符码,沈忠海觉得有必要把它物理化,成为一件“物”,他试图用手工艺,为它创造一具逃逸无尽循环的身体。
上一篇: 从巴黎到武汉——世界大师原作版画展
下一篇: 胡安·阿劳约个展“猎人之梦”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