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山:中国人的自然观与山水精神

  • 展览时间:2024/03/28 — 2024/04/2856
  • 展览空间:西湖艺术博览会
查看更多详情

造山:中国人的自然观与山水精神

文/侯昌恒


瑞士历史学家雅各布·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1818—1897)在其著作《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揭示,西方人对自然美的发现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而在中国,这一自然观的转变是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
自魏晋南北朝时期起,中国的思想家们即致力于自我放逐山林,将佛教思想本土化,与老庄融合,在孔孟老庄思想之外构建了一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自然王国,他们在高山流水的世界中重构“士人精神” ,以此消解、平衡现实世界中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这是一套独立于权力话语体系之外的纯粹的人生哲学。
这时期与游山玩水风气相伴随的是山水画、山水诗与山水游记的兴起。南朝刘宋时期(420—479)画家宗炳(375—443)好游山水,“栖丘饮谷,三十余年”(《宋书·宗炳传》),他把自己所作的山水画挂在卧室内,昼夜“卧游”,在山水之间追求精神的安顿;山水诗在魏晋时期也开始走向独立,谢灵运(385—433)是山水诗的代表性人物,“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在山水之中寄托精神和理想,成为中国文学、艺术永恒的主题。
山水画是中国独特的传统文脉,山水精神的本质即是“士人精神”,是最能代表中国人的文化性格与审美情趣,体现了中国古代宇宙观、哲学观和人生观的思想体系。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的“畅神”观念在山水画的诞生之初即超越了政治性的伦理宣教,成为山水精神独特的核心价值观。宗炳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起到了整体上的导向与奠基作用,同时也对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起到了规定性的作用。
明代文坛巨擘王世贞(1526—1590)在分析山水画的发展时指出从唐到元发生了五次大的⻛格变化:“唐代二李为一变;五代荆、关、董、巨为一变;北宋李成、范宽为一变;南宋李、刘、⻢、夏为一变;元末⻩公望、王蒙为一变”。纵观中国山水画史,山水画可归纳为成熟风格的古典时期(五代、两宋)与作为“吴兴八俊”之首赵孟頫(1254—1322)倡导的“复古”理念贯穿的复古时期 (元、明、清与近现代)。
20世纪中国画的最大特征即是中西艺术空前绝后的碰撞与融合,山水画在中国画遭遇迎面而来的欧美现当代艺术思潮、政治意识形态等语境下进入了一个更多可能性的历史视野。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85美术新潮”在艺术自律性诉求中,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共生重叠的方式构成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基本格局,“实验水墨”“抽象水墨”以及“观念水墨”也波及了山水画领域。21世纪以来从现代山水到当代山水的跨材料演进,水墨、综合材料、装置、影像和观念等植入山水体系的广度与深度,“山水精神”的重构转换得以予全新的方式出现。
本次展览“造山:自然观中的当代山水(杭州)邀请展”选取了30位在当代山水画领域跨越半个多世纪以来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他们是崔振宽(b1935)、徐龙森(b1956)、石英(b1957)、周京新(b1959)、张谷旻(b1961)、张正民(b1962)、崔海(b1965)、陈磊(b1967)、方向(b1967)、吕三(b1967)、侯拙吾(b1968)、隋牟(b1968)、王东声(b1970)、杨怀武(b1970)、刘毅(b1971)、王葱葱(b1971)、毕可燕(b1972)、党震(b1973)、周红艺(b1974)、付晓东(b1977)、柳华林(b1977)、刘正杰(b1978)、徐钢(b1978)、萧文亮(b1980)、党辉(b1981)、林淼(b181)、靳骐沣(b1987)、何微(b1989)、宋小辞(b1991)。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