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洋的作品始终植根于他所处的世俗环境,无论是儿时对呼伦贝尔草原的记忆,还是广州楼房巷弄的平凡片段,都细腻地反映在他的作品中。平凡的事物总是具有一定的满足人的欲望的普遍特征,而人性的多样表现又决定了世间事物的千变万化。善与高,恶与卑,人的一切精神和欲望都在物体上赤裸裸地展现出来。近年来,杨洋对现成品和手工艺品的广泛探索,让他敏锐地意识到低俗之风的猖獗。那些原本不好的、空洞的、没有吸引力的东西,通过刻意的修饰、做作、欺骗,被包装、宣传为高贵的物品。那些被外表所迷惑的人就会不加辨别地蜂拥而至。轻信的代价将是痛苦的;除了形式的膨胀和欺骗的泛滥之外,真正有益的事物和情感也会逐渐暗淡。
这种人为装饰的邪恶,就像甜蜜的毒药,正在被人们啜饮。杨阳拿出一面镜子:当胜利者炫耀自己的战利品时,猎物胸前的弹孔、牲畜被割断的脖子,突然显露出了观众的面容。恶行,被勇敢、进取、毅力等所谓高尚情操所掩盖,仍然是恶行。被猎物的弱者反映在猎物的遗体上,同时也反映在猎人身上。人类行为对外部自然造成的影响,会在适当的时候反映在自身身上。就像现在一样,那些层出不穷的装饰品很容易扰乱我们的视野,模糊我们的认知。杨洋尝试减法,磨掉雕塑上的马具,去掉佛像原有的装饰物。被毁坏的手工艺品瞬间失去了各自领域的价值,留下了伤痕。解开装饰的束缚能否让我们回归真实的自己?显然,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但它似乎正在引导我们走向一个新世界,在脆弱中看到坚韧,在回顾中展望未来。
上一篇: 群展「念nostos」
下一篇: 黎勤斌:银色战车镇魂曲 & 许佳琛:彩虹快速路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