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景超诣——当代绘画五人展

  • 展览时间:2024/01/13 — 2024/04/13297
  • 展览空间: 后山当代艺术中心
查看更多详情
空景超诣——当代绘画五人展


清初著名书画家、理论家和鉴赏家笪重光有言:“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画筌》),可见绘画创造中“空景”与“神境”乃艺术追求之最高境界。“超诣”语出唐代诗人司空图,为其《诗品》之第二十一品,意谓超乎寻常之造诣:“如将白云清风与归。远引若至,临之已非”。也就是说“超诣”之境,可望而不可即,意指艺术家在创作中以有限之言展现无尽之意,进而传达出某种违俗向道、内在超越的精神指向。


本次展览邀请的五位艺术家的当代绘画作品,从各自不同的角度阐释了这一主题。王绍强和余旭鸿二位以“实景清”的艺术手法来演绎其违俗向道之精神。其中,王绍强借助水墨之灵性,以复叠、移置、互渗、交融的多种技法、实验,尝试创造贯穿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两条线索的生态气象,在直觉与情感的表达中“见微知著”,以接近那最高存在的“道”。而余旭鸿则以画室门前常见的场景为对象,将绘画的时间性和“物”的“显影”过程融汇于光影的虚实衍变之中,通过时间性与空间性的融汇来切近物性之“象”。朱建忠的创作将“空景”作为一种精神上的诉求,通过大面积若有若无的渲染和孤零零的松树或杉树将精神外化为自然,在构造出“大音希声”的“神境”的同时,更突出了其心性的在场。游东醌则将“空景”转化为一种凝神静观,通过静观某种情感、思想、媒介、精神或意义,运用多种材料的重复叠加、不断调整、不断破坏重构,以对物性的发掘以及场域生成的方式,实现其对“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这一古老东方哲思的领悟与表达。林于思的绘画游弋于“空”与“景”之中间地带。他的作品亦虚亦幻,画面辽阔、深邃,意境朦胧,通过出人意表的想象和避世的场景来寻求个人心灵的安顿,以对当代生活的审视来表达一种形而上的追问。


中国哲学向来将“人”看成是具有超越自我和世俗限制能力的主体,要求人们向内反求诸己以实现“内圣外王”的崇高理想。当代绘画的“超诣”不仅仅只是表达方式上的突破,更体现了艺术家对人生、自然和社会诸多方面深刻的洞察和领悟。中国绘画从来都是一种“澄怀味象”、“澄怀观道”的精神活动,是对生命、情感、思想意义的深度内省,也只有“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才能达到超越内外限制的纯粹自由的精神境界,这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为独特的方法论,也是中国当代绘画的一种新的认知与感悟。


策展人:皮道坚2024年1月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