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蜀水 大家风范:朱常棣中国画展

  • 展览时间:2023/12/19 — 2023/12/24456
  • 展览空间: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
查看更多详情

朱常棣的画好看、耐看、有品味、有格调。画,好看、能吸引人欣赏,是第一位的。这里说的好看,不是指表面上赏心悦目——俗美,而是能动人感情和心灵的美感。正是这种不停留于满足人们表面视觉美的作品,才经得起人们长久欣赏,品评它的味道,感受它的格调。


朱常棣是深谙美术原理和规律的艺术家,这在他处理绘画题材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美感关系上,表现得十分明显。“画什么”和“怎么画”,哪个重要?尤其在山水画领域,他似乎更重视“怎么画”。在描绘对象的形式结构和笔墨处理,以及章法构图上做文章,也就是在别开生面的形式语言中表达感情和思想。艺术,是靠语言说话的,再好的客观对象,再绝妙的题材,没有相应的艺术形式语言加以表达,也就不可能构成生动的画面。我国历代著名文艺家无不十分重视语言,千锤百炼,语不惊人死不休,作品才能流传千古。当今我国画界好像也很重视绘画作品的形式语言,大家口头和文字上不是都在都讲艺术个性吗?艺术个性主要是指语言风格不同于他人的独特性。这确实很重要,如果艺术家都无个性,作品便是千人一面了。问题是,艺术家的创作怎样才能获得个性特色呢?那就是值得深究的问题了。简单地说,真正有价值的艺术个性,是艺术家生活经历、艺术功力和修养的自然流露,装腔作势、刻意编造、经不起推敲的样式,没有资格标榜为艺术个性。


朱常棣重视绘画技艺的刻苦训练。有很好的手头功力,写实造型、笔墨色彩、章法构图,他不仅握有传统国画的娴熟技巧,还画过油画,从事过装璜设计,有全面的“画内功”,但他不满足于用这种功力描写客观自然,他调用一般画家不掌握,而他具有的“画外功”。


他是工科出身,有几何、物理学的知识,对客观物象的形体结构特别敏感。他在教学和艺术实践中总结出适用于绘画创作的“形体学理论”。他认为“万物在光的作用下,均为基本几何体及其组合”。这是他观察和表现客观自然的出发点,也是他主观追求的独特的几何形体的美感,我之所以说这是一种独特的美感。因为他是从数学、物理学的角度去观察和表现自然的。从这个视角发掘和强调自然界的美,犹如法国印象派发现了光合作用的色彩美感推动了绘画创作的革新。我十分赞赏朱常棣的创造性思维,他理解艺术反映客观自然是能动的,是富有强烈主观色彩的,也就是创造性的。这种创造性思维和绘画实践,和我国传统写意绘画体系是一脉相承的,只是他根据自己掌握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现代艺术成果,以及自己的实践体会,去探索创新的途径。在传统平面性写意的笔墨造型中,增添描写对象的形体感。形,是构成绘画的基础。绘画中的形不同于客观自然中的形。朱常棣用几何形体学理论去分析客观物象,比如形体的大小、方圆、刚柔、轻重……


变化中,以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原理处理,呈现其曲折变化的美。他的创作以此弥补了文人画忽视形体结构的不足,而又保持了文人画写意笔墨的优长。在朱常棣的艺术视野中肯定有构成学的理论与实践,又吸收了西画素描造型方法描写物象的经验,他巧妙地将它们吸收、融合到自己的绘画创作中。朱常棣的画作兼有形体美与笔墨美,画面物象是意象性写实的。他善于选景,更善于造景,山石、树木、水流、屋舍等组合变化有序。平实描绘中敢于用奇笔、出绝招,突出重点、亮点,可谓平中求奇。他的画有格局,有意境,展示出大家风范,是当今画坛难得的奇葩。他的理论和杰出艺术成果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和借鉴。


文 | 邵大箴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