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干地支是古时对于“时间”的转译,也是基于“自然”对人本社会的有序划分。“甲辰”为龙年之称,也是从东方之方法对寰宇所做对位描绘。在此之中,甲之阳木象征恣意生长,为参天态象;而辰之阳土预示肥土雨润,五谷丰登,而龙之年号则又指向金龙腾云,万象更新。故此,甲辰不仅仅是对传统语境中关于“自然”的分割式描述,同时也是对祥年所作出的未来期冀。
“山”在东方语境中暗含着“丰满富足”的符号象征,而“山志”则是从理性姿态对“山”这一文化意象所作出的展示性梳理,艺术家们以图像的方式不断阐述东方之诗意景观,并尝试加注当代思想理念,从脱离线型模型为前提,用更具批判性的方式书写当代东方美学之“山志”。山海经中,“神话”与“地理志”同文,这也凸显出了古东方文化中万物融合的相性姿态,正如此次展出的三位艺术家所创作之象,是以美学为起点,从符号、叙事、图像等方面立体表达此种相性态势,并复合、杂糅当代精神景观,以诉诸新世代寄情范式。
例如当代雕塑艺术家Ryan Mitchell从“陶土”的塑性为原点,用非局限性的创作逻辑探索挖掘东方传统文化观下的图像隐喻,从而转化历史材料带来的时间负担。而王永学的作品则是从内象对外象所作的主观投射,通过质感的意象化呈现重新梳理“情景的诗意”这一视觉命题。“大漠、落日、孤云、荆棘”,王永学以诗词中的场域为载体不断诉说着时代之于美学的流动关系。“生灵”乃是浪漫意识下的自然幻化,是主客体产生交互功能的创造性机制,艺术家魏久捷以“绢本”这一富有虚幻质感的材料为叙事底床,载有“龙马青蜂”等文化符号,并结合当代景观下的图像语境,最终化为立于当下的“山海祥灵”。“甲辰山志”中,三位艺术家如同游走山林的“游吟诗人”,用全然不同的创作视角持续诉说、吟唱着这东方之韵象奇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