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行者
——王绍强西行游记
美国作家、艺评家桑塔格在《对旅行的反思》里写到:“旅行本身曾经是一种反常的活动。浪漫主义者认为从根本上说自我就是一个旅行者——一个不断追寻、无家可归的自我,他归属于一个根本就不存在、或已经不复存在的地方;那是一个理想化的世界,因此目的地是不确定的。旅行从此成为现代意识和现代世界观的先决条件——是对心中的渴望和绝望的宣泄。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潜在意义上的旅行者。”对此,诗仙李白的表达更彻底:“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 , 为欢几何?”旅行是一种逸出日常生活轨道的反常活动,做梦也是一种反常的活动,在梦里我们可以上天入地、出将入相,其实返观人生,何尝不也是一场春秋大梦?同样,生命亦是一场旅行,是一个个肉身向死而生的一次次旅行,我们每个人都是心怀渴望和绝望的旅行者,且永远在路上。
近些年,王绍强到西南、西北一带等地进行了一次人文地理考察之旅,结合对地质史、游记、古代画论、考古等文献资料的阅读梳理,开展了对当地自然景观、地质特征、矿物材料、人文历史等方面的考察研究,借以开拓画学研究的方法和思路,探索传统水墨媒介在当下的创新可能。本次个展的作品主要是这次西行考察的成果。
在王绍强的这批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作为旅行者的人类——对未知的好奇,对自由的渴望,对永恒的追索。在这些画作中,类似九宫格或古代地图经纬线的格子纵横贯穿于画面背景,肆意生长的山水交叠其上,既穿透了格子,又始终被笼罩其间。它们像是遗失在时光中的古老的佚名地图,也是 google 卫星地图下的自然景观,既具有某种技术理性特征,也带着神秘色彩。格子横平竖直纵横交织,具有无可置疑的确定性和不可抗拒的扩张性,它们凑成了一个个关于人类认知自然的小拼图,人类不断繁衍生息,探索的格子也会持续扩张和拼接下去。画面多是局部视角,有江山无尽延展之意,不局限于可见的画幅空间。如果说画面里这些格子所框定的范围是人类已知和已掌握的,那么其外不可思量的虚空就是我们的未知领域。人类坐井观天,但壮心不已,注定要永远在探索和开拓的道路上。王绍强格山水以致知,通过探究西域地质的演化历史和实地考察,从中获得生命感悟和创作启发。
项苙苹
艺术学博士、策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