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周个展:慢性制造

  • 展览时间:2023/11/04 — 2023/12/10208
  • 展览空间:工作室画廊
查看更多详情
慢 性 制 造

撰文:杨 然

“我不为诠释任何概念而创作,我的创作源于我具体的生活:一是材料,二是问题。具体的材料刺动我的激情,具体的问题让我找到新的方法。” —— 周周

有一种艺术家,精神在思潮中冲浪,肉身却着陆在静谧之处,进行着慢性地自我制造。当社会气候此起彼伏,境遇有进无退时,周周却在这几年的蛰伏中,稳定地呈现出一系列具有鲜明世相的刺绣作品。工业制造降临至今,技术与人工的论战持续叫嚣,新颖视觉层出不穷,而她的创作却往复于东西与传统之间,凭借一针一线的均匀姿态,捕获历史与日常的激烈较量,讲述个体对人性的另一种遐想。本次个展,将集中呈现周周在2022-2023年期间的系列作品,之于这一特殊时期,她的作品仿佛是对当今快速制造的一次的变奏,也是对无数人物心灵的一次幽默编织。

2020年前后,与周周相见在一个展览的现场时,谈及最多的,是她详细描述田野种植和一蔬一菜的日常。有趣的是,劳作性的措辞在泛媒介的光电展场内,所谓格格不入,然而,这些松弛之事却在她的生命之处显得紧迫。周周对生命的去向有一种清晰的观望,不论是她早期的山水作品,还是之后以身体为媒介的横向创作,都可窥见,她对任一观念与语言的生成具有持久的洞察和耐力,她就作品的题材、内容的来历与去向做了反复的追问,直指社会的中心现场,对可见的事件与不可见的事实这一交杂的矛盾,形成了现实图景的再造,并落指在材料质性与画像形式的明暗角力之处 —— 值得注意的是,她对社会景观的外造,透露出一种特殊的“观看技术”,这种观看的技术,正如她所说,始于对公共生活的反思,运筹于图像语言的言说之中。她的作品是推进式的,并非一蹴而就,也从不戛然而止……这一切,仿佛正与当下内卷性文化的疲软制造呈现出不同节奏的较量。

一直以来,中国古典绘画对“近质”与“远势”的调度,均有过极具经典的呈现,汲精髓于当代视野,周周借势于材料的调度,选择刺绣与绘画的反向博弈,将“制衡”的意涵以“太湖石”为例,将符号的阈值扩散、弥漫在常态间,使得驳杂和纷繁的世事有来有去,此消彼长;图像中的人物既穿梭于洞宇,也悄然内化于正负有形之中。太湖石制宜于叙事,与其说这取决于事物本体的形塑,不如说是她择取一种视力交织于秩序之中以博观,因势利导,赋予场景以制动。她做大胆的拼贴,将粗放的线头、颓废的大头针残留于画布,与精细刺绣的工艺形成鲜明的对比,形成视觉逻辑的重合与破坏,像是一场未完成的失序现场;又以游戏般的俏皮消解社会现场的逻辑交叠,动势悠然。假若仔细观看,那些一针就位的手机光感,充满即兴的表情弧线,看似严肃的车祸现场与不知归途的花瓣云朵,以及混沌的人形轮廓,交错在光泽柔滑的平针刺绣中,各司其职于画面,施展出长卷式的剧场观看方式,包罗万象。群像与偶发的对峙在她这一系列的作品中,营造出淡淡的距离,一种人与人难以相近的距离,没有过多的近视或特写,在起此彼伏的动势里,画中的每一个人有着自己的位置,而整体却作远观的视像。

从某种意义上说,周周的创作始于批判又力图弥合,在诸多异质中慢性生成着。她借物象的观看与再造,反馈于现实的隐微面向。自造者必有新奇造化,正是今天中国当代艺术家步履不停的观想和气象。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