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和张婧的对话中,了解到她喜欢玩《模拟人生》的游戏,那是一个角色扮演的游戏,一个非暴力的游戏。就像这游戏在我们印象里的那般单纯,张婧的作品也在无时无刻的透露着有关“单纯”的讯息。奇怪的作品名、荒谬的画面人物、摸不着头脑的艺术表达……张婧的作品里糅合着卡通符号、表现主义、涂鸦绘画等“关键词”。只是她的表现如此“低调”,但低调中又不失能量的爆发。当你瞩目张婧的作品时,你会不由自主地被她的画面所牵引,失落在这不真实的梦境里,你会不自觉的去思考。然而,张婧的低调便表现在她对答案的无可奉告。你可以说,张婧作品的“单纯”似乎来自于白底黑线的“纯粹”,但我更认为她的“单纯”来自于她“天马行空”般的天真。这份天真似乎就是她对童真的珍藏。面对张婧的铅笔画,我们看到了一种非常简单的感觉,而这种简单的方法让所有的人都感到了困惑。在这种简单之中,充满了一种神秘的秩序,于是作品就产生了一种充满生命力的精神。在《模拟人生》游戏里发生着诸多荒诞不经的故事。它们在游戏里游戏、交谈、恋爱,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张婧的画里也充斥着诸多离奇的情节?看着张婧的作品,让人不自觉的会想到儿时被噩梦吓得鼻涕直流的可笑模样,也会令人无可奈何的承认自己曾经不过是个胆小如鼠的“小屁孩儿”……在《B区13号》里寄居在奇怪生物体里的男人和小怪物;在《Even your ears》里破口大骂的无眼人;以及《Sleepwalk》里内脏器官暴露横流的奇怪空间……这一切都让我们惊奇。如果《模拟人生》之旅是教会我们保持好奇心和勇气,那么张婧想表达的究竟是什么呢?
我一直试图寻找观看张婧作品的“路径”。张婧说:“从小到大各种游戏、漫画、网游让我总是幻想现实的世界也能如此好玩该有多好,不如就把这些异想天开的世界通通放到我的画里,让我的画像哆啦A梦的神奇百宝袋带大家进入一个奇妙、充满想象力的世界。”从她的这番话里,让我找到了属于张婧绘画的另一个特点:“虚拟性”。 她的世界就是这样一个虚拟的世界,和《模拟人生》游戏不同的是,在平静的表象下,非成年人的游戏中却夹杂着种种暴力。这就像一个幼稚的少女在模拟成人的世界,却真实的无法再深入探究真相。对于这个世界,和天真的孩童不同的是,长大的我们越来越感到“世界的本质是恶,人们只是误入其中”,以及“人是一个没有自由的奴隶,世界是一个没有出口的牢笼”这些话的含义了。不同于卡夫卡笔下灰暗、阴沉的色调,张婧的绘画却总是清新的、可人的,包括把头颅切下送给别人的“树人”,丝毫没有一点痛苦的表情,只是麻木的神情,甚至还有些可爱。童话世界当然是美丽的,而每一个美丽的童话背后却隐藏着更为残酷的现实,就像《少年派的奇幻旅程》中的两种不同的解释,而我更愿意相信童话那美丽的阐述。张婧的作品分为两个系列,它们内容相近,只是材料不同。一种是铅笔画,另一种是油画。铅笔画干净没有一笔败笔,而油画上留下的全是“痕迹”,而没有一根肯定的线条,有时我在想,现在的艺术家为什么会如此的“分裂”和“异化”?不断做着许多相反的事情。和我们不同的是,她喜欢自己的铅笔画,一种简朴平淡到底的形式,却透露着她的疯狂,里面有着疯狂的创造和坚持。它们是在阐述对于世界的认识?还是对我们,以及我们这个社会的拙劣模仿?作为出生于1986年的年轻艺术家,张婧毋庸置疑的受到了以漫画视觉为图像形式的“新卡通绘画”影响。究新卡通绘画的缘起,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漫画与动画电影的日益传播、电子游戏的不断风靡,这些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出生的年轻艺术家在成长中潜移默化的遭到了“卡通”形象的“冲击”,并将这些深刻的记忆付诸于艺术创作之中。可以说,这批卡通一代的艺术家,从一定意义上开启了另一个绘画时代。他们的绘画更自我、更夸张、更轻松、也更耐人寻味……从一定意义上而言,这群卡通一代的艺术家用自我的观念将艺术变得更加通俗易懂、娱乐性和接受度不断提升,使艺术真正成为无国界的艺术语言。朱其就曾经在2005年策划过一场名为“低和浅的游戏:漫画一代的崛起”的相关展览,他提到:“这一代人的成长背景,使得他们对人生和社会的态度都呈现一种游戏的态度……漫画一代的出现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从本土文化环境内产生绘画性和自我视角的倾向。”从她的画里我们可以看出,“新卡通绘画”下的艺术创作一定程度上放大了自我视角,使艺术家的创作情绪更直接的显现在画面之中。而艺术家的情绪也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在我看来,张婧显然属于后者。新卡通绘画曾提出过“青春残酷绘画”。李继开、熊宇等都是这一类型的典型范例。他们或是诉说成长的痛苦,或是表达对现实的逃离等感伤情怀。张婧的绘画也有着隐秘的“感伤情怀”,通过细腻的铅笔线条勾勒、古怪离奇场景的渲染、符号化人物的刻画……看似张婧在建构一个虚拟世界,实则她是以此宣泄某种自我感情。就好像,她画面的纷乱繁复似在表达对“单纯”的执念追求,她画面中恐怖古怪的人物似在期待社会的善良和谐……她在用一种类似文学中的“反诘”,用疑问确定自己的想法。这让她的画在初看时带着点妙趣,深探后又别有一番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