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似春光——钟剑秋外光油画写生展

  • 展览时间:2023/11/10 — 2023/11/21508
  • 展览空间:中国美术馆一层6号展厅
查看更多详情
油画家钟剑秋,1969年10月出生于江苏南京。他自小受家学渊源耳濡目染的浸润,在恩师徐明华等的栽培、指导下,远赴俄罗斯求学,一路走来颇为不易。当我见到肤色黝黑的钟剑秋时,必然可知他又经历了一段外光写生的“苦旅”,但从他勃勃焕发的精气神中又可知,这是一段收获满满的幸福之旅。

钟剑秋说:“我们画家探索这个世界,先要用我们画家的眼睛去观察世界。面对世间万物,我们首先要去观察它、感受它。‌‌你不观察,‌‌就谈不上什么理解,理解之后才能用艺术的方式表现它。”我深以为然,只有‌‌通过写生,我们才能保持创作的鲜活性。北宋郭熙在其《林泉高致》中就提出艺术创作要深入体察生活,才能真实、细微、微妙地表现不同地区、季节、气候特点,即“远近深浅,四时朝暮,风雨明晦之不同”。这也就是我们在外光写生中所要解决的时间和空间的不同对绘画光、色、明暗等方面提出的不同挑战。自然是流动的、焕发生机的,那么忠实于外光写生也就是充满生命力和新意的。所以画家在写生的时候一定要打开自己的心胸,真实地去看、去感受自然,只有你自己打开心胸了自然才会真诚地接受你,这是互相的一种情感。面对自然的宏伟瑰丽与莫测变幻,我们实在有许多不能直言的时候,这时,艺术就产生了。而且一旦你不直言,你的概括能力和表达力度不会减弱,反而会升高。艺术的本质,或者说一个艺术家的价值,就是给世人提供另外一种生活的可能。我们面对钟剑秋的作品,就能从其中感受得到他对我们观者所诉说的心声。

外光写生从实践之初就受到许多质疑,写生作品算不算是一件成功的、优秀的艺术创作?现如今这么多精美绝伦、打动人心的作品呈现在眼前时,我们心中应该有了答案,怎么不算呢?我们现阶段提倡和遵循的是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这就要求创作者热爱生活、敬畏自然,按着美的规律、为着美的目的进行创作,并以真实的事件和人作为表现对象,即表现出对象的真、善、美。内容如果不真实,形式再好也站不住脚。因此,我觉得一幅优秀的写生作品,当然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存在,它有其自身独特的审美价值。

俄罗斯绘画艺术之所以创造出了绘画艺术史上另一个高峰,源于将西方优秀绘画成果与其民族精神的完美结合。而钟剑秋对黄河一脉溯本穷源的描绘,他画的是一种“文化生态”,展现着环境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文明风貌。他笔下的人物,衣着、神态都带着黄土地滋养的朴实;他画的景物,景色变化万千,却始终扎根于最真实的民族文化,皆体现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化身。

要想成为一个具有不断创新能力的艺术家,不仅需要艺术家本人要具有非常扎实的艺术技巧,还要有深厚的艺术理论和艺术修养为支撑。此次展览不仅仅展出的是钟剑秋多年艰苦卓绝的艺术实践、精妙绝伦的艺术技巧,更是凝结了他终其一生的艺术理想。当然,他的艺术之路还在进行中,艺术生命还很长远,让我们祝贺剑秋本次展览的圆满开幕,并期待他更多、更精彩的艺术佳作。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