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聃说”从2014-2023——王文聃个人作品展

  • 展览时间:2023/10/29 — 2023/12/04333
  • 展览空间:陕西南湖美术馆
查看更多详情

前   言


仔细的来打量王文聃的作品,不时有一刻,它会把你拉回现代主义的开端时期,让你感受到保罗·西涅克的灵魂,但王文聃的作品又不属于印象派,又与西涅克的画面有着千差万别,我本想把他和其他艺术家再做些对比,但确实不好在大脑中寻找出更多类似的艺术家。王文聃的作品并不独特,但又难于模仿。小聃说这个主题是王文聃首次个展的开始,从2014年到2023年将近10年之中小聃说也是成功的举办了两次,此次第三次小聃说我们决定将其近10年内的重要作品进行梳理展示,而伴随着10年之间,王文聃也是从一个稚嫩的艺术青年艺术家变成西安当代艺术的中坚力量之一,他的作品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王文聃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早期直线、中期曲线和近期抽象三个阶段,前期是更多偏为具象,直至现在的抽象,王文聃是在一点点褪去记忆的感知,逐渐走入自己内心的最深处。中国具有鲜明的城乡二元结构。西方发生危机多是向外国转嫁,而中国都是向农村。中国历史上的多次危机,最后都是以”转嫁“农村为代价。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被迫而征用和租借着农村土地,农村青年也由于农村经济发展太慢而被迫离开了农村而前往了城市发展,王文聃就是这一批人。而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从一个场景和经验转换到下一个,我们的感官马上就行动起来,在新的场景和新的当下中获取信息。然而,我们的意识要摆脱上一刻的影响,还需要一些时间。我们的意识停留在最近的过去,只会逐渐地移向新的场景。这意味着,最近经验的遗留会影响王文聃对新情况的诠释、他如何在其中表现、他所做的决定,以及他感受到的情绪。早些年我为其写过一篇文章,文章中分析其作品风格的关键词,是消逝。消逝是消逝其对于农村生活情感的挤压式失忆,是对其早期自我生活创作的消逝...


策展人段文亮

2023年秋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