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南海之濱的澳門和西南高原的雲南,相距如此遙遠而又絕然不同的兩地,彼此的攜手與相連卻是天然的、不能阻斷隔絕的。地理上,一條始於滇東烏蒙山系的、流經六個省區的大河——珠江把它的「兩端」從遠古至今永久地系在了一起。其實還不僅僅是自然和地理的「親近」,兩地的美術界並不「陌生」,澳門美術協會與雲南美協早年就有過多次的合作與交流,2000年澳門舉辦了「開放-融合 澳門國際版畫邀請展」,多位雲南版畫家也曾積極參與其中。然而這次雲南版畫界與澳門版畫界的交流展卻是兩地第一次從專業學術交流的高度出發而設計的。這個展覽的初衷在於:挖掘並彰顯不同地域根性文化特質在共同面對信息和數字化時代的當下所反映、表現和表達的異同,從而達到兩地相互促進、共謀版畫藝術繁榮發展的共同願景。
澳門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歷史背景,造就了極具特色的匯集東西方文化特質的澳門共融文化。這一優勢讓澳門的藝術獲得了廣闊的視野和多維多向的思考與創作實踐。一直以來,澳門國際版畫藝術研究中心組織、舉辦和參與了多項版畫藝術活動,團結當地版畫家共同致力於研究東西方傳統及當代版畫語言多元形式的表現和發展,積極擴大、推進與國際版畫藝術組織和內地版畫組織的接軌交流,在科技不斷進步的資訊時代為澳門新一代青年版畫家的成長創造了更加符合時代要求、更多元、更自由的創作空間。這次澳門版畫家的參展作品清晰的反映出這一具有鮮明時代感的和多向探索精神的藝術特色。
雲南版畫成長於美麗、豐富、神奇的邊陲高原。高山峽谷、大江大河、豐饒壯麗的地域特點和26個民族的多元文化,是雲南版畫根植於斯的肥沃厚土。三十餘年來,雲南版畫蜚聲海內外,有著廣泛影響,擁有一支老、中、青作者組成的版畫創作隊伍。如今在新時期、新時代的感召與要求下,一批批畢業於全國各高等美術院校的青年版畫家們為這支隊伍又增添了新的力量。立足於雲南本土深厚的自然與人文資源、立足於面向南亞、東南亞開放的前沿,以全新的創造性思維的視角和表達,賦予雲南本土文化新的闡釋和新的內涵,雲南青年版畫家們的作品也充分傳達出同樣既有地域性又富有時代感和個性化的藝術特徵。
處於當下的澳門和雲南的當代藝術家們,各自從不同地域本土傳統文化原點出發,共同去面對一個更加開放的、科技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和現實世界……,他們的關注點、他們的視野、思考、判斷、困惑、置疑、感想和情感;他們版畫語言的精純度及個性化表達所傳達出的感染力度之異同,是這個交流展覽研究探討的重要內容、目的和意義。它的學術高度也在於此。
祝賀「雲南與澳門當代版畫藝術交流展」的成功舉辦!
向這個展覽所有參與策劃、組織和工作的兩地藝術家們致謝!
中國美協第六、七、八屆理事
中國美協版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
雲南省美協名譽主席
郝平
由於多種的因緣際會,澳門與雲南這兩個遠距離的地方,朋友們又在一起辦版畫展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在此我們非常高興並熱烈歡迎雲南的版畫家蒞臨澳門,歡聚一堂。
多彩的雲南是來自西南各具特色少數民族豐富的民間文化資源與遺產,產生了在世界之中獨具特色的雲南版畫藝術的碩果,其絢麗的色彩,古樸的畫風,奇珍的服飾、優美的風光,讓人流連忘返,過目難忘。雲南版畫的到來,為澳門的藝術帶來了新的活力與啓迪。
澳門又處於世界與中國內外文化的交匯點,有來自世界的學緣學技,也有來自內地的多種特色的畫藝,在此匯聚成一種不同一源語言的差異和集合,許多意想不同的技藝與技術在此呈現,百花齊放,彼此爭艷。
我相信,這次雲南與澳門的版畫的匯集與相遇是會碰撞出一種新型的火花,對各自的藝術精神與語言產生相當大的影響與促進,也會給各自的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天地與可能性。這正是舉辦這個展覽的意義。
澳門國際版畫藝術研究中心
學術顧問
李全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