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息为体、日新为道——浅谈四川唐卡的守正创新
文/刘忠俊
唐卡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大力发展,越来越多的佛教信众和美术爱好者开始供奉、收藏、鉴赏、研究唐卡,民间“唐卡热”逐渐兴起。2008年“藏族唐卡”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根据不同画派分别评选出了国家、省、地区、市级传承人。唐卡画派作为非遗项目的确立,代表了政府对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视,而传承人的评选则是政府对唐卡艺人资质水平的认定和奖掖。加之文旅事业的推进和文化市场的繁荣,使得四川唐卡业态近些年来取得极大的革新与发展。
在传承方面,传统的唐卡传习方式是师徒制,现代唐卡工作室的理念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工坊(Studio)相近。工作室集合了学习传承、协作完成、展示宣传、定制销售等许多功能。由于传承人工作室更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加之很多工作室有照顾贫困学生的举措,带有社会企业 (Social Enterprise)的运作属性,因而受到社会的认可。于是各地传承人的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挂牌成立,在四川就有:觉囊唐卡传习所、成都拉孟绘画艺术交流中心、利众唐卡文化艺术中心、松潘象藏艺术学校、吉祥林唐卡工作室等。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解决青年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目前涉藏地区许多职业技术学院(校)都开设了唐卡班。我省近年来还兴起许多唐卡文化公司,比如:甘孜州郎卡杰唐卡文化有限公司、乡城县百藏坊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德格多瀑沟嘎孜唐卡文化旅游公司等,这些唐卡公司极大的推动了唐卡绘画在大题材、大体量、新画风上的突破,比如《格萨尔千幅唐卡》《三国演义》《莲花生画传》《红军唐卡》等大型唐卡绘画项目,这些项目既推动了唐卡市场化的发展,增强了唐卡文化的影响力......
上一篇: 剧变生态
下一篇: “纯真·诗心”韩玉臣油画艺术与欧洲油画珍藏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