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
张彤回老家办个展,写展览序言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他说俞老师是最合适不过的,就像当年老师给学生一样写评语就行。就插图装帧艺术而言,张彤是国内顶尖的专家。他的成就自有专业评论家评述,我只有欣赏的份,这里我主要想聊聊张彤的艺术启蒙,或许对家乡的后学有所启示。张彤是我从教30多年来,仍继续从事艺术的,出类拔萃学生中的一员。1987年,我从浙江美术学院师范专业毕业,得知家乡东山中学创办工艺美术班,欲提升办学层次并急缺专业教师的消息,毅然回乡任教。对于一个初出茅庐,毫无教学经验的我而言,面对一帮求知若渴的青年学子,内心有一种强烈的冲动,只想把美院学到的一切全部传授给他们。张彤所在班的班主任是吴鸿翚老师,国画油画俱佳,以严厉出名。朱屏老师山水书法功底深厚。我和学生们相差不了几岁,两位老先生唱白脸,我唱红脸,配合默契,倒也落得不用操管纪律的心,一心一意把心思放在教学上。我在美院求学期间是浙美的活跃期。那时正值国内艺术思潮喷涌,中国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85新潮时期。浙美的当年那场闻名全国的毕业答辩、实验水墨、赵无极绘画讲习班、万曼壁挂运动、“85新空间·池社”等,名震全国。在其中耳濡目染,不自觉的从思维方式、言谈举止、行为处事等影响着青年学子的心灵。那时东山中学的教学课程,就是美院所学的一套全程平移。从几何体画到大卫像,从静物画到真人,从速写到创作。美术理论、素描、色彩、中国画、书法、图案、设计基础无一不全,训练和艺术实践并重。第一年的水乡、第二年的山村、第三年的海岛写生,由近及远,住宿、行程等全程由学生参与管理。高三时很多学生已经参与到承接广告设计和制作业务中去了。现在想来,当时的这套教学模式更多的是着眼于学生的能力和心智培养。张彤在班中,个子小小的,但目光如炬,思维敏捷。为人彬彬有礼,要么不说话,说起来滔滔不绝,天马行空。他家学渊源,父亲老浙美毕业,是海宁著名的画家。张彤从小饱受艺术熏陶,入学时素描基本功就在班中名列前茅。三年的学习,专业分数一直是5分。所以,对老师而言,印象最深刻的学生,要么是成绩拔尖的,要么是最顽皮的。张彤说因为他父亲和他的老师都是浙美人,所以在他的心里树立了一个标杆,埋下了一颗艺术的种子。有方向就有了前进的动力。1992年,他如愿考取了浙美工艺系本科,之后又考取了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再到大学任教。一路走来,一直在艺术的天地里翱翔。现在他已经是国内插图装帧艺术界的领军人物,担任中国美协插图装帧艺委会委员,浙江省插图装帧艺委会副主任。近年来,张彤为家乡美术事业发展,不计得失,竭尽全力。首届和第二届“君匋”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由他策划落户海宁,2021年底又应邀担任海宁籍美术名家工作室导师,携助教徐晓蓉,奔波于宁波海宁两地,为海宁培养新生代美术创作群体,成绩斐然。拳拳赤子心,翰墨故乡情。感谢张彤,为故乡带来的一场视觉盛宴,让我们领略艺术的极致魅力!
俞学良2023.1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