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前言
1996年至今已过去十九年,帕米尔高原东部边缘零散分布的那个高原牧村~勒斯卡姆,巳成为我人生背景的一部分,永远不可能被抹去。
遥远的帕米尔,所有的描述中,至今还有狼袭击羊群或洪水持续阻断通道的消息,路途或传达所需要的时间依旧遥远,这说明自然的力量依旧是左右人类意志无法撼动的存在。数百年数千年甚至更久远,这个存在前提决定了日月、雪山与一灶火与人心灵的观照,决定了以烧牛粪和柴构成的简单的生命价值,决定了你家里有事会有许多人牵着骆驼和牦牛前来相望的乡情,这些价值让勒斯卡姆村和勒斯卡姆村所属的帕米尔高原成为整个世界的一个寓言,而我,只是那个偶尔路过给你讲故事的人。未必讲得善美极致,不是因为语言和传达,而是我至今还在故事的语境中历述我的每一幕心境。
——刘湘晨
“平行地理”旨在传达地理均衡与差异的天然属性,其上的人文活动是其形象化生命的轨迹,不同区域衍生了各型的民俗,本质上纯无发达与落后之分,一切均为自然下的景观。不同区域的“仿生”、联合与共享,佐证着平行时空的鲜活现场。
“平行地理”中,语义隐约强调或误读的有关不对称区域的绝对优势,使得全球化和中心化反而成为事实。国家意义的边疆与地理自然整体的冲突,持续且漫长,此种人为的缓缓叙讲,远已超越边地意义的描述。风情不过是居高俯视的颜色视角的使然,民情世故属乎帕米尔上空的鹰笛,听者有别,苍茫如故。
在刘湘晨是次影像中,观者迎面触及一种隐匿的真实,无关风情、风光,而遭遇一场盛大的精神与意志的风暴。日常乘幂扩张,在光阴下方,在一片虚浮与物幻金迷以南,河光静止,举目恬淡。任何现代工具与新规则的介入均如梭刺入双眸,或许这既是相对“原始”区域的前卫性,折射着“新疆性”的自我赋权,及野生的“现代性”。砺风如沐中,纪实的绝对现实亦得以明证。光阴被取消,当代的“余光”昭示出乡土与民俗的锋芒。显然,这些“故事”理应继续顺应山川水木、草长枯荣。新疆的在场原本如一。
——曾群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