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满天——20世纪下半叶意大利表现性艺术展

  • 展览时间:2014/08/01 — 2014/10/071512
  • 展览空间:
查看更多详情


   “琳琅满天——20世纪下半叶意大利表现性艺术展”,集中推出了在欧洲艺术界举足轻重的意大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超前卫艺术风潮,也就是意大利新表现主义艺术。它的根本精神在于把绘画从各种艺术实验回归架上绘画。尽管这个流派中的每个画家的精神追求和艺术手法各不相同,但他们使架上绘画在意大利艺坛上获得了一次空前辉煌的复兴。

从“超前卫艺术运动”的创始艺术家们开始,如桑德罗•基亚、米莫•帕拉迪诺、弗朗切斯科•克莱门特和恩佐•库基,他们已经成为了“奥林巴斯国际艺术展”的一部分,这个展会和已经进入艺术史的知名大师,如罗伯托•巴尔尼等一起见证了“超前卫艺术运动”以及被称为“不合时宜的对立派”之间的联系,并且在八十年代,他们努力争取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却无功而退。但最终这个焦点还是与绘画的回归和超前卫艺术家们联系在了一起。

    除此之外,其他艺术家也聚集在此,宣称要见证意大利创造力的丰富性。这些作品虽然几乎很难融入具体运动中,而创作理念一直在“归属感”和“无政府思想”之间徘徊。比如埃齐奥•格瑞巴乌多,他之前凭借自己原创的“罗国格瑞菲”在威尼斯双年展大奖赛中获奖,或者马里奥•思琪法诺,这也许是战后时期意大利最有天赋的艺术家和最无可争议的艺术大师之一,同时也是意大利艺术界最受欢迎的艺术家。又或者看似神秘的维托•匹萨尼,他的画作对概念艺术进行了独特的审视,形成一种在绘画、雕塑、摄影之间摇摆的原创思想,而诗歌又使得绘画变得更加完整和与众不同,并使他置身于伟大的国际艺术家之列。

   “新罗马”流派,也被称为“圣罗伦佐”流派,也努力将意大利艺术推向诗意绘画,即“超前卫艺术”的前沿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冷静结合。事实上,“新罗马”流派通过缓慢,周到和不太冲动的图案形式,诗意地融入“莫兰蒂式”记忆的传统艺术方式,使得他们能够以新的和流行的方式重新审阅意大利绘画的伟大传统,而又丝毫没有过时艺术家们的过度自满。皮耶罗•皮奇•坎内拉、麦可•泰尔里、约瑟夫•加洛、詹尼•戴斯,甚至包括排在该流派以外的阿尔坎•杰罗,创作源泉其实都源自意大利艺术,即直接从皮耶罗•德拉•弗朗西斯到莫兰迪那里流传下来的艺术。

   “记录自主的个性”,和“不纠缠于具体的动作和背景”这两条主线,尽管依然完全镶嵌于意大利艺术的新时期,却随着瓦伊奈尔•万加里的出现,使得意大利绘画从“超现实主义”的神奇风格转变为简洁的标志,以一种新的形式描绘生活。他的作品中的面孔和人物被字母和标志代替,不是为了隐藏,而是为了使它们更加突出和更显真实。

    最后,布鲁诺•贝努兹在博洛尼亚学者城内自成一体,虽然也已融入了批评家雷纳托 •巴瑞里的“新--新理论”中,但在我看来,却不属于任何一个特定的流派,而是他自身形成了一种独具一格的画风。他在材料和颜料运用方面独树一帜,冲出了传统框架,试图通过创造不确定的结构来定义自己的形象,并几乎成为了现代图标,其中还嵌入了一部分景观,而且是神秘世俗的那部分景观。

上述描述的所有人物,将注定无法穷尽意大利艺术创造的丰富性,因为意大利艺术一直是世界艺术的思潮,意图和启示的重要源泉之一。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