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觉总是存在于隐密的深处,艺术家试图用可感的形式去探究关于世界与人本真的存在。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古典绘画遵循客体再现的“镜像”模式,用具象的方式去描绘眼睛所能看到现实中的人、物和风景,以及存在于文学、神话、宗教叙事中的超现实景观,形成人类叹为观止的视觉丛林。现代主义以来,艺术家逐步突破眼睛所见的表象,去剥离和解构视网膜的物质性传达。逐步进入和表现隐而未现的色彩与结构,去发现自然和人性的真实,塞尚认为“大自然富有深刻的内涵,并非浅显之物”,当然人性更是深不可测。现代艺术从本体出发,使绘画不再停留在“简单的可见物”之中,不是再现“客体”的表象,而要穿越可见物,探求关于存在的深度。进而通过可见与不可见,可知与不可知,具体与抽象、形式与观念,将人的内部感知与世界的本真存在建立起紧密联系。艺术的逻辑也开始沿着从技法、物质和形式走向了抽象、精神和观念。
上一篇: 曹吉冈个展:天径
下一篇: 最女人——城市之美彩画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