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羡茗壶是中国茶文化的雅具。尤其是晚清陈曼生与杨彭年兄妹合作,参与到壶式的设计、茗壶的书画之中,文人雅士与能工巧匠联袂携手,工艺制品与书画艺术交融辉映,更使作为茶具的茗壶极大地提升了风雅的品质,赋予了平淡丰富的传统精神内涵。近世以来,则以海上书坛画苑与阳羡壶艺界的合作最为密切,特别是药丈人唐云先生,对茗壶之嗜好,较之前贤有过之无不及;他的茗壶书画,笔墨简洁,形象生动,意蕴悠远,刚健婀娜,拙重细秀,兼而有之,经过高手的镌刻,与壶体紧密贴切,有天工开物之妙,遂使茗壶书画,成为海上书画一道独特的风景。
建融兄于药丈人的茗壶书画情有独钟,近二十年来更不懈地付诸实践。开始时,与高式熊老合作,高书徐画,风会忘年。近年则一人而承担起书、画、诗、铭的创作,这就对书画诗铭的内容和形式,如何配合并贴切到茗壶的形制和体量,提出了更高的匠心要求。这次,他与鲍志强、鲍燕萍、周志君等阳羡的大师和其他名工合作推出《春水方生》系列茗壶几十把,工艺师们殚精竭虑,在壶式的设计、制作方面推陈出新、陶埴水火,尽巧手慧心之致。建融兄的书画诗铭,则有花卉,有山水,有行书,有小楷,有四言,有五言,有七言,有杂言,有古人句,有自撰句,或施于壶体两面,或施于壶体四周,或施于壶盖。无论疏简繁密,皆惨淡经营,出之以闲适隽秀的笔墨,得雅会襟灵。更有陈佩秋先生为书铭数把助兴,玉泉仙掌,蒙顶石花,如画龙点睛,使方生的春水,波光益明。则静坐绿荫之下,晤言一室之内,一壶在握,春水可掬,体味昔人之兴感,领悟文脉之维新,茗壶书画,在传统书画艺术中虽为小道,岂可轻忽哉!
——韩天衡
绘壶:陈佩秋 徐建融 顾俊峰
制壶:周志君 鲍燕平
刻壶:鲍志强 王英鹏 厉上清
上一篇: 生命的解构与重生—朱乐耕环境陶艺展
下一篇: “湖湘文脉”当代艺术邀请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