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镌刻——罗贵荣作品展

  • 展览时间:2023/08/03 — 2023/08/15428
  • 展览空间:中国国家画院明德楼
查看更多详情

自序

回到原点


艺术是生存也是想象,是劳作也是创造,是孤单也是慰藉,是美学也是哲学。我的版画创作是建立在点、线、面绘画三要素的理念之上,可以清晰看到我创作之路上每一个思考“点”的连接,形成的创作时间“线”,体现出自我特性的版画语言和美学“面”貌。


任何一个有梦想的画家应该都是执拗的,我的执拗来自于我对版画材质工具的理解与应用创造性价值的体认,如何在普遍的审美经验中找到富有个性并能延展版画本体语言内涵的表达方式,是我从未停止过的思考。


在现实世界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线条及由线条构成的格子;地球因为经纬线的分割而形成了时区,万事万物找到坐标方位;我们居住的房屋,因为线条的分割而形成的网格布局,使得居住既有了物理空间的合理性,让人在广大世界中能够找到自己停留的位置;又照顾到人类行为的规范性和人性心理空间的私密性,得以盛放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完成生命繁衍代际传承的使命;我们每天从容穿梭行走于大街小巷,是因为线条的合理编排;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更是在线条的交错与铺排中伸展出历史文化的风貌而具有了艺术性…… 为此,我的“方格技法”也在版画创作中形成。通过最普通的线条和格子的精巧运用,希望营造出区别于传统版画的新鲜的视觉效果,画面因为线条之间神奇的组织形成了造型的变化,形成了有序或无序的格子编排和布局中的数字化信息,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刻刀痕迹的韵律感,也最终形成了生命情绪和主体思想的某种境界。


然而,时间从不停顿,人们的审美体验也在不断变化。如果习惯于在创作中释放持续性的记忆,那么创造的价值就固化了,消失了。随着人工智能与技术时代的高度重叠,革命性创新覆盖着越来越多的领域,人们的生存逻辑、心理逻辑、视觉逻辑也随之发生结构性的改变,独特性显得越来越稀缺,艺术领域包括版画都面临着思维、语言、范式、审美等不断重复造成的被厌弃感。伴随着自己对生存环境和生命体验的再认识,我尝试如何在原有的表达中实现创造性的转化。近几年来,我在版画创作中题材维度更多向,以“时间”和“人”为轴,现实世界中的事件、人物、动物、植物、环境等等都通过“圆点”这种造型元素指向更广阔更幽微的“宇宙”“时间”“生命”的探索,连点成线,由线拓面,从局部的聚焦推向整体的构造,从一种色彩包裹层次更分明的色彩,从分散的光斑向一点的高光聚合,从远处向近处一步一步逼近,像一个个组成生命的细胞游动,直至幻化为印象中遥远星球或无边宇宙的形象!观念和技巧隐藏在画面的深处,在极简与极复杂的对比中表现本质,形状刻画、虚实、大小、位置、色彩、肌理呈现为画面叙事中一个个非常重要的细节,在极致刻画中,熔铸成一个有灵魂的画面。


画家的创作必须充满想象力,绝不是一景一物、一人一事的重复叙述,不是时髦观念的机械描摹,更不是不附着情感的冰冷炫技。要安静地凝视内心、对望世界,透过持久的思考,透过刀、木、色的浑融,透过画面情绪的呼吸,凝结成蓬勃的精神推力,助你完成生命的飞翔。


30多年来,我的版画创作一直注视着浩渺世界和这世界中的人,经历了对线条的精细雕刻,对方格的精微运用,再到如今对圆点的自由布局,努力以个体版画语言的系统性建设,镌刻我心中的时代嬗递、命运兜转和艺术流变。点、线、面这绘画三要素,原本平淡寻常,但如果把朴实的东西用到极致,也许就会抵达“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境界,这也是我一生坚持探索的艺术理念。点可以是圆点,也可以理解为基点,它预示着最初的出发,也预示着一路的连点成线,而每一次创作又都是一种重新开始,从一个点开始构建我心中的万事万物,并一点一点走近自己想象的精神家园。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