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浩男的艺术之中,总包含了对“通晓”的追寻与否定。
他早期创作的《门神》系列的笔触包含了两种意图:第一种,通过艺术的形式对“古体诗”的转译:基本等长的线条按照一定规律的排序就如同律诗或绝句中的结构,基本同明度上的细微色彩差距就如同诗中的韵脚,在两者间追寻不可“通晓”的诗意;第二种,则是对日常修行的描述,笔的痕迹之于布面就如同钟杵之于铜钟,声相似而音不同。
在上述抽象层的表面利用丙烯材料的特殊性,勾画出门神的形象。但无论如何,前者是表达之内在,后者是表达之外在,两者异形同体,如硬币之正反。一旦他在《门神》中理清了自己的早期创作逻辑,他马上想到大可不必被已经“通晓”的具体形式所束缚,从而进入到对完全以“知觉”所引导的、即兴而激情的创作之中。
在新的系列作品之中,他尝试用自由的方式描绘出昨夜梦境、漂泊思绪、知识体验、乍暖还寒等描述潜意识的内容。故此,他不会在意抽象或具象在形式特征上的差异,也不会刻意分辨它源自理性建构或感性直觉;他只是意图表现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意念”,以及无法被“通晓”的万物互联和万物有灵。
在过程中,他并没有放弃叙事。画面中所有不规则的形体,都指向记忆的碎片。它们在时而敞亮、时而晦暗的光线下,以不同姿态四处舞动。因为陈浩男把记忆的场景与情绪转化成“光”的闪烁,当我们反复回看时,总有新的“情节”被发现。而且,他也并没有在画面中放弃对空间纵深的表达,而是通过层次之间的色彩冷暖、肌理堆叠,以及丙烯的透层罩染综合体出来。这种表达宛如“梦境”的回溯——根据一层层相互分离的片段,通过联想做出叙事补全。
上一篇: 坂本龍一:一音 一時
下一篇: 一城山海——烟台市美术作品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