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主体美术是源自汉画像砖和五代院画的中原绘画体系,西藏则是肇启于前弘期的喜马拉雅美术。原本泾渭分明的两种审美方式隔着横断山各美其美。而横断山区聪慧勇敢的康巴人借鉴工笔重彩的绘画技法,特别是内地青绿山水画契合了横断山人对神山圣水的原始崇拜,继而进入唐卡画面,填补了两种审美体系的中间阶段。在此区域形成了从水墨画——工笔画——嘎玛嘎孜——郎卡杰——西藏勉唐、钦孜的美术生态链,完成了从中原绘画到西藏绘画在绘画技法、审美理念上的渐进过渡与完美交融。如同康人在越过垭口时,往往会赞颂到“嘎意拉索”(啊,供奉山神!)一声啸叫敬了神灵与大地,联通了过去和未来。川藏间的横断山就是一个险阻、一个垭口,一声颂扬,让阻隔成了纽带,一声祈祷,从此民族相亲、心性相通。如此看来,横断山的意义就是让川藏两地既相隔又相通,隔山对话、美美与共!
近些年来川藏两省(区)的美术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四川的新唐卡、祥巴版画以及西藏题材美术佳作层出不穷;西藏自治区的唐卡、布面重彩也在国内外大放异彩。为了更好地交流和学习,也是为了更好借鉴与印证,两地美协共同筹办“隔山对话——川藏美术名家交流展”,并希冀践行出一个长期合作的机制来打造当代西部美术品牌
上一篇: 瓷海扬帆——李甲栈陶瓷艺术展
下一篇: 虎啸谷风起——朱文侯画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