椴树的时间——春宇个展

  • 展览时间:2023/07/04 — 2023/07/09311
  • 展览空间:广州美术学院图书馆展厅
查看更多详情

前言


對於一名教育者來說,每一名學生都是一顆珍珠,只是有些珍珠已發出微光,而有些珍珠上面還有些蒙塵。教育者的作用也許是讓那些微光更加顯耀或者漸漸掃去那些蒙塵。春宇,正是那些已發出微光的珍珠中的特別閃亮的一顆。


和同齡人相比,春宇要顯得成熟些。成熟些指的是她的言談舉止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應該和她曲折的生活經歷有關。因此,人群中的她,總是顯得那麽孤獨。春宇身材嬌小,五官精致而棱角分明,喜歡穿黑色衣裝,上課時,喜歡坐在角落邊。讀書幾年間,很少見到她的畫面有五顏六色。黑色、灰色、白色總是充滿她的畫面,偶爾,中間有些褐色和藍。她的畫面用筆冷靜而激蕩,像極了在混沌中掙紮的精靈。春宇很特別,也畫得很好。她舉行過兩次個人作品展,第一次是21年3月31日,在她租住的一室一廳房子裏,老師和同學們都去了,知名的藝術機構和重量級的藝術家前輩也去了。墻上掛滿了她的油畫作品、她的收藏——一些昆蟲標本、一些說不上名字的從野外撿回來的小物件和她的寫作——小說、詩歌、雜文等。這一切組合在一起,使整個屋子(展場)充滿了一種傾述的魅力,讓參觀者強烈地感受到春宇的自傳體敘述。第二次個人展覽是在22年5月20日,在新安大廈二樓商鋪的小酒吧內,展出作品的主體是「在鐵絲網中睡覺的春宇」,還有一張帶有骷髏實物的自畫像。整個展場讓人如此的不安。難道是即將發生之事的昭示嗎?不是的,我們更願意理解為即將破繭重生的春宇。春宇愛閱讀,在她的書架上擺滿了嚴肅的文學與哲學書籍。春宇愛寫作,她有一個不太向人公開的公眾號「一分為二的幻覺效應」,裏面收錄了她精彩而動人的文字。這些文字被她分成了幾個主題類別:雞與蛋學、你眼中的原野、無腳鳥、黑匣子。她的文字敏感而細膩,卻並不給人自艾自憐的感覺,更多的是對事物獨立思考的言說,行文嚴謹而開拓。在春宇的微信朋友圈,我們偶爾會看到幾張彩色的美食,色香味俱全的感覺,那是她自己的手藝;更多會看到她的黑白攝影,照片中,她總是以自己作為主角,可以看作另一類型的自傳攝影記錄。細心的人會發現,每逢周末,她的朋友圈會出現很多老人的形象,他們大多為孤寡老人和流浪者,這是她做義工的記錄。春宇今年24歲,大約從她16歲,開始參與義工工作,至今已達8年。或許很多人不能理解這種行動,但我們仍被她的這種行動和同理心而動容。這是怎樣一種愛?如果愛是一種能量,那愛的能量流動是雙向的。此刻在天堂中的春宇,也許正在接受愛的撫慰。春宇其實愛笑,笑起來天真無邪。我們銘記她,記得她善良的友誼與閃亮的才華。學弟學妹應該向她學習,學習她對事物獨立思考的素養與能力。我們祝福她,祝福她如無腳鳥般繼續振翅高飛,永不停歇。永遠的春宇!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