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是一座水城。自古广州河涌交织,水运发达,处处帆影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水文化。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因水而荣。
广州还多雨,常年如春水气氤氲,形成了这片湿润的南国大地。广州人对水的钟情,对水痕染织的敏感,自然也成了“水彩”这一西方外来画种的天然滋生地。两百多年前,有位著名的英国画家钱纳利来到澳门“乐不思蜀”,于是,在此居住了27年直至离世,留下了不少描绘珠三角风物的水彩、素描,成为继郎世宁之后对中西绘画交流产生巨大深远影响的另一位西方画家。关键还在于:钱纳利的到来让澳门再度成为中国培养西画家的摇篮,一批如林呱等岭南外销画家在他的亲授或间接影响下得以提高并成长,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西画风格因此大变,流行起钱纳利传过来的英国学院派画风,甚至还被称之为“钱纳利画派”。
百多年之后,这个西方传过来的画种又再兴旺了起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诞生了广州美术学院以画水彩为主的教授王肇民,王肇民的作品是百多年来西方写实主义绘画进入中国后达到成熟的真正标志之一,他的水彩画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并以作品告诉世人:“一切关于绘画的争执都是徒劳无谓的,举世杰出的绘画作品与画种及题材无关。”他的作品对当下纷纷扬扬的美术界是一种警醒,绘画还是要回到绘画本身,在他的作品中能够深切的感受到的是:“绘画是人类活动中的一项伟大事业。”王肇民纯艺术语言的探索同样影响了不少岭南画家,这次“和而不同 . 十人水彩画邀请展”有不少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比如黄中羊,他1984年创作的水彩作品《儿时的歌》获第六届全国美术展银奖,同年获加拿大里贾纳大学奖学金赴加攻读美术硕士学位,之后又荣获加拿大总督签发的“百年勋章”和英女皇伊丽莎白金勋章,还被加拿大艺术局委任为加拿大文艺总督奖评委……来自广州的黄中羊把其精湛的水彩画技艺带回了西方、征服了西方人,他溶入东方艺术精神的幅幅佳作更让世人侧目。在这些杰出代表中还有叶献民、陆铎生、欧日东、陈之哆等等水彩画大师,逐渐凝聚成独具特色的“南方水彩画派”。
他们,以水彩之美写着岁月变迁的故事,他们,以斑驳水痕、晕染交融凝成各自的绘画语言,作品总有格外的味道,有一种时光沉淀的安详之美;他们,风格各异,和而不同;以水为媒,以水述美,共奏一曲以水彩画构成的视觉音响。
是为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