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前言
「1933当代艺术空间」即将于10月18日开幕,新空间位于上海1933老场坊创意园区,展厅400平米,首展邀请了全球百名策展人之一的马雅(Maja Ciric)共同策划,此次邀请到的参展艺术家横跨亚欧北美,是当代艺术领域持续创作并卓有成就的艺术家,包括:伊迪丝·德克伊恩特 ( Edith Dekyndt)、胡昀、李景湖、刘茵、索诺吉·迪(Sunoj D.)、斯尼沙·伊利奇(Sinisa Ilic)、翠西·米德尔顿(Ticia Middleton)、凌小童 (Vicki Ling)、于吉。他们的作品从关注宏观的自然社会与人的关系、到最细微的人的直觉与无形的感知物之间的关系等一系列反映当代人精神状态的话题。
此次名为《石头、木头、天堂症候群》的展览,将展厅分为了三个部分。石木是建筑中最原始的构成材料,此次展览配合1933这座古老建筑本身的风格,作品无论从材料与理念,都重在追求一种返璞归真的状态,这些最原生的选材,实际上是将此次来不同文化阵地的艺术家更本质性的连接在此时此刻此地。
参展艺术家从已经在国际上颇具认知度的当代艺术家伊迪丝·德克伊恩特(Edith Dekyndt),到国际崭露头角的中国当代新锐李景湖、胡昀、于吉等。多项作品装置都是首次在国内展出。从地缘政治角度看,策展人将艺术家的国别性模糊,而在试图寻找一种连接方式,一座隐形的桥,在展览大厅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对话体系。从“石头”展示区域厅进入第三个漫步到“天堂候症群”展厅,揭示出要走的一段距离。在隐喻层面上,这段距离,阐释了当代艺术策展在本土性中,寻找契合彼此震点的共鸣方式下所需的距离,阐释了一个展览能展示一些中国艺术家全新的方面,以及一些已有名望但仍有无限可能性的国外艺术家所需的距离。但是对那段无限的,不可预估的,充满可能性的价值选择仍然有一段距离。
策展人马雅 (Maja Ciric) 曾被伦敦萨奇画廊评选为全球百名策展人之一,2007年和2013年担任威尼斯双年展塞尔维亚馆策展人; 是一位在欧洲、中东、亚洲及美国积累了十余年国际策展经验的独立策展人。她对艺术世界的代理商、环境和条件有极为深入的了解,参与过的许多项目都构建出相当大的全球策展网络。马雅获得过Lazar Trifunovic艺术评论奖, CEC Artslink独立项目奖, 国际工作室与策展项目策展人奖, 纽约国际独立策展人协会与达勒斯基金会策展研究奖。通过对策展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以及策展中国际化、跨国化理念的交流传播,她致力于将策展作为一种对制度的批判手法。
新投入运营的1933当代艺术空间地理位置优越,建筑风格完整继承了原建筑独特的结构体系和空间关系。未来,「1933当代艺术空间」将在即有机构思路的基础上,深化与具影响力的策展人和学者的合作,通过呈现更具有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展览与活动,参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生与发展; 同时介绍引进一部分国际艺术家来中国展览,积极建构艺术家与大众、艺术机构和市场之间有价值的交流平台。我们计划每年呈现至少六个主要展览,一个独立的艺术家推广项目,并配合展览图录和艺术文献出版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