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工记》有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精美器物的制成,关键在人。千百年来,苏州的能工巧匠辈出,创作出巧夺天工的传世佳作,传承着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理念。2014年,苏州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成为全球“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以此为契机,苏州的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类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和一大批手工艺从业者立足于苏州深厚的文化传统,展开“入古出新”活态传承的探索。
为进一步擦亮“苏州——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金字招牌,也为了更好地宣传和展示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搭建姑苏乡土人才展示平台,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与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2022年在沧浪亭,为苏州市《姑苏乡土人才培养集聚三年行动计划》中获评的首批“能工巧匠”类人才举办了首届精品展。展示苏州传统技艺技能“传承者”的匠心之作,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效带动技艺传承和产业发展。
本届展览汇集了我市第二批姑苏乡土人才“能工巧匠”39位,其中不乏省、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也有40周岁以下、具有较高潜质的手工艺与民间艺术新秀。在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他们携近年来创作的刺绣、核雕、制茶、缂丝、明式家具制作、古建筑营造等凝结着创意与匠心的80件精品,集中呈现,展示传统手工艺在新时代焕发出的新光彩。
为进一步擦亮“苏州——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金字招牌,也为了更好地宣传和展示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搭建姑苏乡土人才展示平台,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与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2022年在沧浪亭,为苏州市《姑苏乡土人才培养集聚三年行动计划》中获评的首批“能工巧匠”类人才举办了首届精品展。展示苏州传统技艺技能“传承者”的匠心之作,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效带动技艺传承和产业发展。
本届展览汇集了我市第二批姑苏乡土人才“能工巧匠”39位,其中不乏省、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也有40周岁以下、具有较高潜质的手工艺与民间艺术新秀。在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他们携近年来创作的刺绣、核雕、制茶、缂丝、明式家具制作、古建筑营造等凝结着创意与匠心的80件精品,集中呈现,展示传统手工艺在新时代焕发出的新光彩。
上一篇: 郑源个展:该怎么做?
下一篇: 视道如花一一齐白石京圈作品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