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界温度——苏凌志个展

  • 展览时间:2023/06/03 — 2023/08/02387
  • 展览空间:厦门时代美学馆
查看更多详情
情感的温度——谈苏凌志雕塑


文/蔡思佳


苏凌志曾说,自己享受着在架上做雕塑的过程。在雕塑的泥稿阶段,手与泥直接接触,将情感塑进了物质材料中,从而使得作品最后呈现出来的一种微妙的温度感。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后十余年,他依然坚持在个人的艺术创作上,可谓是不可不扣的“个体户”。中间也曾屡经波折,特别是这些年,艺术家工作室被扩张的城市空间不断挤压,唯有凭借这样一股热爱才能如此坚持。


在苏凌志的作品体系中,人体是非常重要的主题。从校园时期到现在,他创造了一系列充满诗意、线条流畅,柔和张力的人体作品。相比于追求严谨的写实,苏凌志更注重通过简化细节和打造整体性,强调出浑然一体的形体感觉。这些作品所呈现出的场景仿佛是被相机截取的瞬间,从当下即刻出发,揭示出日常生活中未被察觉的细微感受,他将那些看似普通的场景,转化为具有情感温度的艺术形式。


人体一直是他表达个人艺术理念的核心题材,后来他又陆续创作了《影》系列、《无题》系列、《日常》系列,也能够看到其一贯性。他有意在作品中回避宏大叙事,虽然每个系列他所研究的对象不同,比如《影》系列对雕塑体量感的塑造,《无题》系列对雕塑虚实空间的探究,《日常》系列对日常物与艺术之间的关系转换,但依然是其情感状态的真实传达。


近年来,苏凌志从关注当下的细微情感状态,开始有意识地去创立自己专属的风格符号。《面具》系列就是他这阶段的一个代表。覆盖于人物脸部面具用金色修饰,揭示了人们在面对外部环境和内在自我时的诸多矛盾和迷惑。同时,这系列作品的造型更具戏剧冲突性,比如来自于《基督受难》、中国傩戏的经典图式,他以这样的方式营造出富有张力的艺术氛围。作品虽是源自于疫情时期的特殊状态,但其所呈现的人际关系和心理状态却是普遍存在的。

2018年期间,苏凌志曾尝试做了一批《小马》作品,中国传统艺术中有许多对马的精彩演绎,诸如浪漫飘逸的汉马、丰腴健硕的唐马,马也是当代雕塑家热衷表现的题材,《小马》系列是在追溯中国古代马塑像的高峰基础上,加入他的个人理解。《凌云》虽延续了马的主题,却是他从本科毕业之后就一直在进行的试验,这系列作品也着实令人眼前一亮。根据苏凌志的自述,《凌云》系列的“瘦马”形态是自发的,并非有意的筹划,包括使用“红”颜色也是水到渠成的。艺术中谈到“瘦马”,通常会想到宋代龚开《骏骨图》中瘦骨嶙峋的马形象,但苏凌志的“瘦马”,是以夸张局部特征的方式,将形体拉长,隐没了真实马的细节,形成纤细瘦长之感。《凌云》也是他对直接的几何形体和抽象结构表现力的研究,以及对当代雕塑中结构艺术的探索。他一改传统中对马的刻画,以鲜明简洁的几何形体,简单清晰的结构组合,富有个性地表达出他对马内在精神与美感的理解。红色的运用更是巧妙,红是视觉上力量感和醒目感很强的颜色,将“重量”和“纤瘦”结合,是东方诗学“绿肥红瘦”审美意象的艺术性转化。可以说,苏凌志的“瘦马”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之美,亦是艺术创作不受拘束的魅力所在。他将该系列作品题为《凌云》,暗隐自己的名字于其中,寄托高远志向。

苏凌志以其敏锐的情感洞察力和对艺术形式的审美把握,将生命中的温度融进了雕塑中,创造出了具有鲜明个性作品。我们期许他未来的创作道路,也如其名,矢志不渝,直上青云。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