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年前专访蔡国强先生时,他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不能把家乡写好的作家不是好作家。”哺育艺术家一路茁壮成长的地方,肯定也是艺术创作汲取营养、获取灵感最得心应手的地方,高明的作家、画家,自然是故土家园最大的得益者。
认识彭传芳那时,他的《版纳风情》刚刚在全国获奖。欢快的笔触、瑰丽的色彩、抒情的表达,极尽南国民族风情与边关之美。走遍大江南北、游历异国他乡,已是著名画家的他把目光更多地聚焦在身边的这片红土地、蓝海洋。背着画板,他一次次走入古城的大街小巷,蹲点老家的田间地头。于是,我们在他的作品中,可以听到喧闹的市声、闻到大海的气息,可以抚摸老墙的夕照、品读雨巷的温馨。无论是晨雾笼罩中的西街塔影,还是人头攒动的渔村码头;是远郊的虹山飞瀑,还是城南的聚宝人家,都可以感受到这座城市浓浓的市井味、烟火气。时光流逝,触景生情,面对画作中有些消失了的旧日景观,在感叹之余,也应当感谢画家用神奇的画笔,为我们留住那一抹淡淡的乡愁记忆。
泉州不但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更是海上丝路起点、世界遗产之城。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寺庙古迹的年代包浆,红砖白石的斑驳厚重,对彭传芳来说,永远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也永远是百画不厌的题材。油画是彭传芳的强项,扎实的西画技法训练,让他的写实功力如火纯青,而在他的作品中,最打动观众的却是写意笔法。显然,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浸透在他的血脉之中。笔随心动,中国画的笔墨意境、人文情怀在他的油画作品中留下鲜明的东方烙印,形成一种画面清新、光影灵动、韵致含蓄而又以意造境、色相强烈、层次丰富,具有极强表现力的个性艺术语言。著名美术评论家、画家贾德江赞叹:“在许多人为中国油画作出悲观预想的时候,彭传芳却为中国风景画的创作展现了一个明朗的前景——真正表现了人在自然中愉悦感受的绘画作品,仍然具有使人激动的感染力,仍然可以大有作为。”
2011年,彭传芳作为泉州艺术家的唯一代表,出席在德国诺市举行的国际艺术研讨会,并获主办方邀请留下继续在地创作两个月。当彭传芳德国写生展在当地市政厅展出受到艺术爱好者追捧时,他说那一刻,深深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画家的骄傲。毕竟,欧洲是油画的原乡,要得到当地人认可必须跨越一道高高的门槛。远行,是为了更好地回归。继春节期间成功举办《我爱泉州——彭传芳油画作品展》之后,《世遗叠彩 晋享晋美——彭传芳油画作品展》又闪亮登场,无需华丽辞藻包装,真情告白凝聚于笔端,炽热情感倾注于光色,浑厚饱满是历史的沧桑,轻盈曼妙是生命的活力。在律动变幻、虚实结合的画面中,处处可见泉州文化的地域特征与审美特质。
衡量一个画展是否成功,展品数量多少与规模大小,并非最重要的的判断标准。能够让观者在享受艺术美的同时,润物无声,获得一次生动有趣的乡土教育,可谓一举两得。五店市街区是晋江的文化会客厅,是外来游客和广大市民接受传统教育与艺术熏陶的好去处。春夏交替,万物生长。优秀的文艺作品,可以影响人的心智健康成长,可以丰富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可以营造出宜居、宜业、宜游的文旅氛围,相信彭传芳油画作品展将会成为2023晋江市文化体育旅游节期间五店市的热门打卡点。
泉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郭培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