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态时空:20世纪中国书画的视觉情怀

  • 展览时间:2023/04/18 — 2023/05/31555
  • 展览空间:成都广汇美术馆
查看更多详情
整个20世纪的中国文化,始终存在着对中国传统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是“变革”还是“改良”,是“革命”还是“坚守”的纠结情怀。这样的情怀,其根源脱离不开深层的中国文化哲学观念和视觉审美的历史积淀,及现代人对传统的批判性认知。在西方文化强势进入的现实中,一方面是接受巨大挑战的国族艺术被强化其“国”的身份, “国画”“中国画”或自觉或不自觉地力图坚守,甚至强化其“东方”“古典”的意境与情怀,东方而古典式的“山水”“人物”“花卉”等分科,及其在延续间拓展的表现方式,在这一激烈变革的现代性进程中,与同一历史时期其他艺术门类如“油画”“版画”“雕塑”等,形成了既互相呼应,又保持着其独特的表现手法与特征的样貌。

另一方面,其艺术表述的话语方式也一直在相关的“古典—现代”的混合性中结构着独特性,如“笔墨”“意境”“山水”“丘壑”“意象”“心画”“诗意”与“语言”“形式”“象征”“河山”“人民”“理想”“生活”“情感”等语词与话语,构成了现代性的共时存在,关联并展现着中国式挥之不去的文化与时代的情怀。

再有,西方与现代的艺术视觉方式,以社会性的教育与传播,以及风格化的形式与革新为潜移默化手段,日益培养着合乎时代的视觉表达系统,从形态、造型、结构、色彩,到质感、量感、无意识、超现实等,艺术的表达及视觉的呈现也动摇着传统经典的笔墨系统与意象系统。

“中国书画”在这样的时代与西方文化的夹击中顽强地以“情怀”来转换“视觉”,寻求着进入时世和社会的视觉传播渠道与现实土壤。20世纪中国书画的进程正是在这样的“视觉”与“情怀”的并存、共生空间中摆动前行。因此,本次展览以“共态时空:20世纪中国书画的视觉情怀”为题,探讨中国书画在现代性历史进程与情境中的现象与特性。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