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与彦国兄相识有二十余年,最初我俩经常在南艺后街一家书店里偶遇。他经常过来,端本书就坐,一看就是一个半天。他来得勤,待的时间也久,我两人经常遇见。时间一长,互相也就熟悉了。彦国兄读书十分投入,也十分用功,坐着很久头也不抬一下,扎进书里一扎就是半天。也正是这段时间他不断输入了许多知识,再加上不断地临习拓写,阅读研究,当时他已经是南艺书法篆刻的硕士,后来又考进了中央美院读博士。
他喜欢在这些经典和传统的世界里散步,后来他也多次提到要读经典,更要读懂经典,激活经典,传承经典。这些经典要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洗礼,更要注入新时代的活力。在以书写经典的形式体现时代特征的同时,也要更加注重提升书者本人的艺术境界,进而传达经典中流露出的大格局与大智慧。他深谙文人书法的趣味,兼采众家之长,这点在他的书法中也有明显体现。看彦国兄的字似有二王风范,又有文人气度。师法,师古人、师造化,最终还是在师本心。
二十多年前,他向往着传统文化中最具有民族之气的书法墨韵与文人气脉,自山东启程,来南京求学。江苏的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处重镇,从东晋二王到明清时期的吴门书派,再到近现代的“金陵四老”,江苏的书法自古便呈现出根植传统、重视内在、气势浑厚、正统清远的审美取向。他向往文人书法中的内在意蕴,关注体悟古人的境界与气息,对文人帖学临习甚多。文人的书画能透露自身独特的气度面貌、理想际遇与师学背景,故能呈现出极具个人特点的风格偏好与书写习惯,这也正是文人书法吸引他的地方。彦国兄遍寻各路文人的字迹临帖拓写,感受其中蔓延出的“文人之气”。他认为书法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凝练和直观呈现的优秀的艺术形式,后人应当走入其中,深切体会这些从书法经典中传递出来的精神与气息。这种气息经历了时间的沉淀,融贯古今,跨越地域的界限,能够给予今人最直接、最原始、最淳朴的精神加餐。
他在进行书法创作的同时仍然在不断加强对书法史的研读。在中央美院读博期间,他对中国书法史进行了更加系统深入的学习。当遍及古今的历史观在头脑中建构完成,他笔下书法的面貌便愈发凝练通达,敦厚温和,不徐不疾,气息平和,深得中庸之道。这是他的书法向更高精神境界攀升的开始,或许也正是他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美学理想与精神境界。我想这与他个人的精神气质也是相合的,彦国兄性格温和敦厚,又不乏才气和灵动,谦逊儒雅又带些文人的飘逸。
工作以后,他先是在省文化厅,后又在省书协、省美术馆工作,现在已经是省文化馆馆长了。一路走来,彦国兄一直刻苦上进,他的这些成绩与他在读书学习时不断输入的养分绝对是分不开的。现在彦国兄从事文化馆工作,平时面临诸多管理行政类的事务,十分忙碌。但他心里始终对于书法艺术和传统文化有些“执念”,偶尔的空闲时间都拿出来写写字,读读书。书家出身却能把行政管理类事务也处理得游刃有余,这正是他综合素养的全面体现。
两年前我对彦国兄发出邀约,说要给他办个书法艺术展,他答应了。但说不能叫艺术展吧,还不能到达那种境界,就算是人生阶段的一个汇报展。是他自谦了,不过还是沿用他的想法,这次展览就取作“习作展”,也是彦国兄对自己这些年诗书作品的一次总结,向大众作出分享与汇报。
看彦国兄的书法能看出他独特的审美内涵与个人艺术境界。作为江苏中青年书法家的中坚力量,他对于搭建“融传统经典与时代风貌于一体”的艺术创作游刃有余,这也恰与我馆的治馆理念不谋而合。
2019年初,雨花美术馆肩负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典藏大家艺术精品、促进当代艺术创作的文化职责,努力打造美术高原高峰,正式开启了全新的道路。美术馆旨在通过艺术作品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与人文精神,将传统经典与时代风貌相结合。同时积极开展全民艺术普及与文艺创作研究,用艺术的力量在春风化雨中传承中华文明的基因,踏公益的步伐在新时代征程中创新不辍、不歇歌行。
盼雨花满天,如盼春风文润,如盼诸位光临指教!
是为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