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学考古100年考古专业70年”展览由序厅拉开帷幕,由尾厅总结升华,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将北大考古100年发展史分作四个单元,内圈展线为学院大事记,回顾北大考古峥嵘历史;外圈展线则通过考古发掘标本、老档案、发掘报告、器物卡片、老照片等百余件组展品与图文展板,展现北大考古参与的重要考古工作,阐述北大考古对学科理论方法发展的贡献,致敬做出突出贡献的前辈学者。
序厅简明概述了北大考古专业的历史与现状,涵盖北大考古专业史上的重要节点、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现行机构建制、北大独立开展田野考古实习历程、历年主持或参加“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及“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项目列表。这一部分的展品,主要为本次展览的文物精粹。
第二单元讲述了1952—1983年间中国考古学科体系的创建历程。1952年,在文化部、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支持下,北京大学成立考古专业,率全国高校之先。专业的根本任务是建设高校考古的科研、教学体系,培养专业人才。因无先例可鉴,建设过程艰辛曲折,体现了北大考古人的睿智和百折不挠。专业开办伊始,即与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共同举办了四届考古人员训练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考古和文物工作者。其后,北大考古在艰苦探索中逐渐形成了基于自主田野考古教学实习,提升教学水平,产生科研成果的发展模式,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
第三单元展示了1983—1998年间中国考古学科体系的逐渐完善。经过辛勤耕耘,北大考古专业具备了较完善的教学科研体系。基于此,考古专业在1983年7月11日独立建系,北大考古立下重要里程碑,开启新的篇章。这期间,北京大学考古系学科门类不断丰富,新开辟了宗教考古、陶瓷考古、体质人类学、动物考古、环境考古、实验考古、农业考古、冶金考古、定量考古等研究领域,开展了现代人及其文化的起源、中国文明形成及早期发展等大量前沿课题,教学科研,屡创佳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