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绣艺术文献展(1948—2019)”是我校首个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项目团队历时三年多,首次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苏绣相关文献档案进行了系统研究、挖掘和整理,在此基础上,遴选征集了190多件(套)展品进行展览呈现。在深圳博物馆举办的首展,也是首个在粤港澳大湾区进行整体性展示的苏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展览以历时性的序列,分为“春回绣苑”“探索之光”“变革新风”和“丝韵万象”四个版块,荟萃了新中国70年来各个时期苏绣艺术的精品力作。这些作品既体现了超群绝伦的艺术水准,又展示了苏绣在继承优秀传统基础上,在材料、工艺、风格、艺术语言等方面探索演进的发展历程。
同时,展览还集中了一批珍贵的绣谱、针法汇编以及文献资料,多角度、多层次地揭示了苏绣的技艺“内核”以及艺术面貌的生成机制,使展览更加全面、深入、生动地呈现苏绣的工艺之美、探索之思和创新之魂。许多展品都是首次面向社会公众进行展示。
展览在梳理苏绣艺术本体面貌及其内在逻辑的同时,还呈现了苏绣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密不可分的精神联结,折射出70年来中国人“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激励人们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发展好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优秀传统文化。
展览以历时性的序列,分为“春回绣苑”“探索之光”“变革新风”和“丝韵万象”四个版块,荟萃了新中国70年来各个时期苏绣艺术的精品力作。这些作品既体现了超群绝伦的艺术水准,又展示了苏绣在继承优秀传统基础上,在材料、工艺、风格、艺术语言等方面探索演进的发展历程。
同时,展览还集中了一批珍贵的绣谱、针法汇编以及文献资料,多角度、多层次地揭示了苏绣的技艺“内核”以及艺术面貌的生成机制,使展览更加全面、深入、生动地呈现苏绣的工艺之美、探索之思和创新之魂。许多展品都是首次面向社会公众进行展示。
展览在梳理苏绣艺术本体面貌及其内在逻辑的同时,还呈现了苏绣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密不可分的精神联结,折射出70年来中国人“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激励人们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发展好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优秀传统文化。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