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糊的向度
当代生活经由时空脱域塑造的结构模式,在边界与矩度愈发明晰的同时,陷入了常因超越具体情境而导致的表达悖论。艺术实践的介入固然是破解法门之一,然当下艺文生态,亦渐显类似程式建构之困境的窠臼。在既往关乎时空、语言、媒介、观念等多向度的创作逻辑上,生发出难以描述的维度。历史与现实推衍下的当代形态,似乎不再完全因循固有的经验法则,以至于在混杂与不确定的潮汐中令诸多群体恍惚不已。尤其直面当代生态、人机交互与融媒体视野下的虚拟乱象,隐现了无序的模糊向度。新世纪以来代际颇为明确的线索,在新一代青年艺术家看来,已然失去可供参照的标准,或非一个可靠的机制。正如叶锦莹的“内观”指向了宽广的人文议题,高临生将“孤寂”的核心投射于象征之物,王娣专注于都市“迷离”的氛围营造,徐婉婷则以“古雅”方式勾勒出悬置现实的个人姿态,而刘劲的“忧伤”亦不再是青春主题的简单延伸,相较于生命经验层面的悲欣交集,他们并未诧异,恰恰源于不乏局部与文本意义上的冷暖自知。毕竟,世间行旅皆有慌张,总归需有一个向度,以解万般惆怅。故仅就现世代观察,于此情绪弥漫之时,自然便有了“关键是艺术”的潜在转向。
文/肖芳凯(博士 艺术家)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