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之眼——国际当代版画生态

  • 展览时间:2023/03/20 — 2023/05/10627
  • 展览空间:中国版画博物馆3号展厅
查看更多详情
版画是一种国际化的艺术交流语言,国际版画家往往都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使者。在观澜版画基地十几年的发展中,世界各国版画艺术家的才情、艺术观念,以及他们精湛的版画技艺都汇聚观澜,他们共同创造了观澜版画的艺术之美。作为观澜版画基地的工作者,我们不断接受着来自国际版画界的各种声音,在繁忙的生活和工作中一直体验着国际艺术信息的不断输入,根本来不及转发和分享,有时觉得这种信息太多,或许该以一种方式“爆炸”出来。此次展览,是这些信息的一次阐发和分享。展览的策划立足于实际国际交流和沉浸式版画研究,讲述国际当代版画的故事,目的是希望我们更加了解国际版画,平视西方文明,从而对自我文化更珍惜、更明白。

上世纪90年代初亨廷顿就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 中指出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不可调和。二十世纪初,策展人南条史生反问:“人类真的不能和平共处吗?”2006年他以“信仰的空间”为主题策划新加坡双年展,试图用新加坡的例子来证明不同宗教、不同种族的人类和平共处的可能性。2008年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创建并投入运营,从那时至今,各国艺术家络绎不绝来到这个客家古村落改建而成的国际艺术家村,他们共同生活,一起工作,互相照顾,彼此亲密无间,分别时依依不舍。观澜版画村的无数例子证明:不同国家、不同宗教、不同种族的艺术家不仅可以和平共处,而且他们互相学习,真挚情感不可阻隔。尤其是疫情在全球蔓延的时候,艺术家们的密切交流、互相关照也给国际艺术同仁们温暖和抵御困难的信心。

在观澜,我们听到各种语言表达“问候”,分享各国音乐和电影,学习彼此的民族舞蹈。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汇聚观澜,温柔了观澜河的岁月,惊艳了客家古村的时光。在相互的交往中,大家真实地感知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特色和魅力,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密切相处的人们,会变得更理解、更包容、更在乎彼此,文明的共存带给大家更多收获、成长和幸福。不同文化让交流更有戏剧性和趣味性,文明的多样性带来的是世界的丰富多彩,而不是隔阂和障碍。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数字科技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席卷人们的生活、生产、学习和精神思想,近两年元宇宙概念盛行,AI机器人的设计越来越智能化和人性化,很多原属于人类的工作正在被机器所取代。伴随着疫情和世界局势的动荡,人类的生活和命运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剧烈变革,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在这个时候,我们与各国艺术家共勉:无论这个世界怎么改变,无论人类明天将如何,我们之间的情感不会改变,我们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不会改变。观澜版画村是国际版画艺术家的家园,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

此次展览很荣幸能够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度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展览主题“交互之眼”彻底抛弃过去的命名观念,切入当代思维,关注当下问题。当新技术革命正在改写整个人类的命运和文化生态之时,人类正在向着数字化的世界迁徙,数字化沉浸式交互体验先是在年轻人的游戏中盛行,然后逐渐侵入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之中,“交互凝视”不知不觉改变了人们认知世界的习惯和方式。此次展览以“交互之眼”作为主标题,形容当代各国版画艺术之间互相观看、审视、判断,这是一种平等交流互动的方式和现状。在现代化的语境和审美凝视下,以及在国际版画全方位的交流互鉴中,我们以一种平视的视角来看待他国和中国的艺术。这样淡然、平等和自由的交流态度和方式,能够更贴切地体现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

展览的副标题“国际当代版画生态”既有“版画”艺术,又有对版画和艺术家来说有着特殊意义的工坊等周边事务。此次展览主要包含两种生态,一种是当代版画创作和交流的生态,一种是不同文明共同发展的生态。在这两种生态交织构成的艺术奇境中,我们分享版画的艺术之美、创造之美,并以版画来沟通世界,传递我们的价值。

展览甄选了六大洲38个国家82位艺术家的140件作品参展,分为四个版块,一、独特的灵魂:国际版画艺术家;二、技艺的天堂:国际版画机构;三、文明的共存:国际版画展会和交流活动;四、在故乡寻找诗和远方:数字化版画的动画影像。展览力求在真实的版画生态中互相平等凝视彼此的文化和艺术,展示版画艺术在世界上自然生长的样子。可以说此次展览是一个当代版画真实状态的缩影,也是国际文化发展生态和各国文化人士交流生态的一个反映。

习近平总书记说: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当代青年版画艺术工作者和策展人,我们不能回避当下现实和时代责任。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文明的冲突”和全球治理的信任危机凸显之时,我们举办此展,旨在以版画艺术为媒,希望促进不同文明的互相理解,促进不同国家人民之间“民心相亲”,我们希望文明的共存和多元文化共同发展,希望各国人民都能生活在和平而美好的世界。

策展人:赵家春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