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本质上看来,世界图像并非意指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马丁·海德格尔,《世界图像时代》(1938)
“即目”引自唐代李商隐的诗作,指涉的是当下的目光所及,即目即事,皆为实境。但这个实境并非实景,而是强调绘画创作返还到现实的境遇。
在世界变化与疫情影响的不确定性中,注重虚构与日常经验的有机联系及转化,并通过具体琐碎的叙事,提纯出个人的认知,以及在绘画中营造人与物、人与景之间微妙的关系。
其实验性在于对叙事的重构和其人其境的可想,包含情因境生的切实而不虚,朴实而不华,扎实而不飘的绘画艺术的品格。其中景观的题材,日常的叙事,又不失荒诞、幽默与自嘲的融合。
而每日带有强迫症似的手工劳作,反映出他们对绘画粘性和质感的迷恋。他们的绘画艺术更象是他们生存的手迹,视觉文本已经深深地刻下了他们各自不同创作的烙印与标识。
展览《却是即目》,于2023年3月18日至4月24日在北京798艺术区白盒子艺术馆展览。通过本次展览,探究他们对人类社会的认知与觉知。
“即目”引自唐代李商隐的诗作,指涉的是当下的目光所及,即目即事,皆为实境。但这个实境并非实景,而是强调绘画创作返还到现实的境遇。
在世界变化与疫情影响的不确定性中,注重虚构与日常经验的有机联系及转化,并通过具体琐碎的叙事,提纯出个人的认知,以及在绘画中营造人与物、人与景之间微妙的关系。
其实验性在于对叙事的重构和其人其境的可想,包含情因境生的切实而不虚,朴实而不华,扎实而不飘的绘画艺术的品格。其中景观的题材,日常的叙事,又不失荒诞、幽默与自嘲的融合。
而每日带有强迫症似的手工劳作,反映出他们对绘画粘性和质感的迷恋。他们的绘画艺术更象是他们生存的手迹,视觉文本已经深深地刻下了他们各自不同创作的烙印与标识。
展览《却是即目》,于2023年3月18日至4月24日在北京798艺术区白盒子艺术馆展览。通过本次展览,探究他们对人类社会的认知与觉知。
上一篇: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书画作品展
下一篇: 丹青事淳——洪晓辉中国画作品展

最新展讯